第四回:告別山女怨,東去蓬萊山
話說梁祝二蝶聽了山女怨樹一席話後,思緒萬千。二蝶合計不能隻顧眼前幸福而忘了人間親人,忘了還有類似自己遭遇的千千萬兄弟姐妹,忘了仙界忍痛割愛的朋友。決定按山女怨樹指的路走,不管路程多麼艱難、多麼危險,一定要到蓬萊仙山找到普九,修煉轉人間,報答親人與朋友。
此意已決,他倆慢慢飛到孩子們身邊。祝英台用親切的口氣說:“孩兒們,我倆明早準備出趟遠門,要離開這裏一段時間。我倆走後,你們一切全聽山女怨樹的,她是我們家的大恩人,她會很好地照顧你們,一定要聽話。記著了嗎?”
梁祝二蝶的子孫們,從來沒有離開過老祖宗,老祖宗突然宣布出遠門,肯定有緣由。一個個也不敢多問,低頭齊聲答道:“是,一切全聽山女怨樹的,望老祖宗放心,孩兒們不會給您們惹事的。”
梁祝二蝶看到孩兒們這樣懂事,心裏安慰了許多。祝英台此時有些激動,沒和梁山伯商量就發話:“孩兒們,咱們今天下午到另一個山溝野餐去好嗎?”
“好!好!好!”孩兒們聽老祖宗說帶他們去另一個地方玩,頓時高興起來,忘掉了即將分別的痛苦。梁祝二蝶當天下午帶孩兒們遊了好幾個山溝,吃遍了各種野味,直到夕陽西下,才帶著孩兒們回到了山女怨樹旁休息。
第二天清晨,出生的太陽溫暖的照在蝴蝶泉邊和山女怨樹下,不知是昨天玩的太貪心還是吃的太飽撐著了的緣故,梁祝二蝶的子孫們酣睡不醒,忘記了老祖宗上路送行一事。倒是白鸛、丹頂鶴不知從哪聽到音信,早早帶著幾個子孫飛到山女怨樹上,等待為梁祝送行。
梁祝二蝶因決定離開此地,徹夜未眠。回想起千裏跋涉來到這裏能平平安安的生存,還有了數十萬的子孫,真不忍心離開這裏。但又想到人間未了的情和責任,離開這裏也可能是一種高尚的選擇。二蝶一夜相對無言,天一亮就早早地來到蝴蝶泉邊梳洗打扮起來,這一洗感覺清醒了許多。為了不驚動孩子們,他們輕輕的來到山女怨樹前,向其道別。
剛要開口,就聽白鸛、丹頂鶴等說:“二位功臣,別來無恙。鄰居這麼多年,走也不提前打個招呼。我們不能為您們餞行,就送您們一個錦袋吧,裏麵裝著我倆和子孫們每人拔下的一個彩色羽毛,將來可能用得上。俗話說,千裏送羽毛,禮輕情意重,權當我們的一點心意,請您們收下。”說話間,一個小白鸛叼著錦袋飛到他倆麵前,放下錦袋,深深鞠了一躬後才飛回到樹上。
梁祝二蝶趕緊給白鸛、丹頂鶴施大禮,謝道:“我倆有何功德,受您如此大禮。以後定讓我倆的子孫們報答您們。”
山女怨樹說話了:“你倆不用客氣,凡事自有恩源。我這裏還有積存多年析出好的五個黃色晶體花露膏,兩個供你們路上食用,三個送給普九法師。一來當作你倆的見麵禮,二來也表達我的一點心意。”
說著,樹上掉下五個類似珍珠般的黃色晶體,梁祝二蝶小心收起,裝進了錦袋後雙雙跪下,再次感謝山女怨與白鸛、丹頂鶴的大恩大德,並拜托他們關照一下自己的子孫。山女怨說,你倆放心去吧,我們會盡心盡力照顧他們的,願你倆一路順風,心想事成。
梁祝二蝶辭別山女怨,展翅東飛。曆經千辛萬苦,來到蓬萊仙山。不顧旅途勞累,到處打探普九法師的下落。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一個名叫丫丫的喜鵲口中探知普九法師就住在蓬萊仙山東側的一個叫蓬萊灣的地方。
看官,你道這個地方怎樣?三麵環山,一麵環水,山高林密,綠草成蔭。一年四季,鮮花盛開,百鳥齊鳴。在這裏曾修煉過的一個道士編了個順口溜讚美此地:
日出見太陽,日落返霞光。冷風吹不進,熱氣無處藏。
雁過停止飛,廘過就迷茫。修煉來此地,勝過去天堂。
梁祝二蝶聽丫丫說知道普九下落,忘記了疲勞,興奮的圍著丫丫跳了起來,舞了起來,纏著丫丫帶他倆快去見普九法師。丫丫說:“我是普九法師手下的一個信差,專門做報信迎客的事。前幾天普九法師就把我安排在這裏,讓我接一對生死戀人,原來接的就是您倆。”梁祝聽罷感歎道,真神人也!
話不多敘,丫丫帶著梁祝來到蓬萊灣。要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