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二蝶回到蓬萊灣寺院西廂房後,由於勞累過度,倒在床上酣睡起來,天庭卻熱鬧起來。
每天的卯時,是天庭各大神仙向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朝拜的時間。剛朝拜完畢,就見值周管前來稟報,說銀河上不知哪路神仙給牛郎織女架起了一座七彩天橋,牛郎織女正在天橋上相會。話音一落,天庭炸開了鍋。
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驚訝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各大神仙在竊竊私語,誰這麼大膽,敢冒天下之大不諱,得罪玉皇大帝。
太上老君上前啟奏,打破了剛才的僵局。“啟稟玉帝,要知此事不難,可借用托塔天王的寶鏡,一看便知。”
看官,你知道這寶鏡的作用嗎?原來人們隻知妖魔鬼怪在寶鏡下現出原形,可這個寶鏡的另一個作用不被人知,那就是還能還原事物發展的經過。
玉皇大帝立即準奏。一旁侍立的托塔天王李靖用眼斜了一下太上老君,意思嫌他多嘴。托塔天王李靜和太上老君是好朋友,托塔天王的寶鏡的另一個作用,隻有太上老君知道,但用一次要消耗托塔天王李靜的好多真氣,因此托塔天王李靜是從不輕易使用寶鏡的另一個作用。既然太上老君在玉皇大帝麵前說穿了,也隻好硬著頭皮把寶鏡拿來,掛在天庭南麵的梁柱上施起法來。
不一會,鏡子裏出現了一個從地麵向上旋轉的黑柱,直衝銀河。到了織女居住處便散開,落在銀河岸邊休息。玉皇大帝和他的大臣們看後,知道他們原來是來至地上的喜鵲,約有一百多萬隻。接著看到的是兩條大蛇在銀河兩岸搭起橋架,喜鵲、蜘蛛們在緊張的忙碌,瞬間七彩橋竣工。
玉皇大帝和他的大臣們看後,個個驚訝。托塔天王李靜由於真氣外泄,虛弱的站立不住,被侍從扶下休息。
二郎神看後啟奏道:“玉帝陛下,我請求帶些天兵天將下凡,捉拿這些喜鵲、蜘蛛和兩條蛇回來治罪。”
太上老君趕緊啟奏道:“玉帝陛下不可派兵捉拿,俗語說法不責眾,另外可能事出有因。待臣下凡調查此事由來,稟告陛下後,再請陛下裁決。“
玉皇大帝聽後看了看王母娘娘,見王母娘娘點頭,便準奏到:“那就辛苦愛卿一趟,待你查明真相,再做處理。”
太上老君趕緊叩謝後,出了天庭,化作一個老道士來到凡間。
再說梁祝二蝶,由於操勞過度,體力損耗,又是昏睡了三天三夜。醒來後又見丫丫坐在床對麵的凳子上,桌子上又放了兩盒花粉。梁祝二蝶趕緊起床,向丫丫師姐施禮問安。
丫丫道:“你倆修煉的第三課任務完成的很好,師傅非常滿意,師傅說你倆離返回人間已不遠了,但還需再接再厲。師傅給你倆第四課的修煉任務是回泰山,幫山女怨樹成仙。師傅知道你倆過於勞累,特意為你倆調配了營養餐,吃後何時起身你倆決定。”丫丫說完,不見身影。
梁祝二蝶此時正饑餓難忍,迅速吃完兩盒營養餐後,祝英台顯得有些興奮,高興地對梁山伯道:“這次師傅交給的修煉任務好,我倆即可以見子孫,了去相思之苦,又可以報答山女怨樹之恩。”
梁山伯道:“見子孫容易,讓山女怨樹成仙可就難了。”
“我不管,我隻管領著子孫們玩,其他有你這個呆鵝笨牛就夠了。”祝英台說完就急於上路,梁山伯隻好服從。
梁祝二蝶吃了普九法師的營養餐後,體力大增。由於祝英台思子心切,快速前飛,梁山伯緊隨其後。不幾日便飛到泰山腳下,山女怨樹旁。
還是他倆離開的那個時辰,他倆的子孫正在酣睡。梁祝二蝶沒有打攪孩子們,先跪拜在山女怨樹前,連磕三個響頭後輕聲說道:“老前輩,我倆回來看您來了,感謝您這麼多年照顧我倆的子孫。”
話音剛落,就聽山女怨樹道:“你倆不必客氣,你倆是來幫我的吧,現在正是時機。玉皇大帝的欽差大臣太上老君,化作老道士來到民間,正和我丈夫在泰山之巔、南天門玉皇廟喝酒飲茶。我丈夫黃飛虎自從薑子牙封他為五嶽之首,東嶽泰山大齊仁聖大帝之職後,執掌幽冥地府十八重地獄,人類生死、人神仙鬼轉化均由他一人批示。可是他是個從不徇私情的人,好多才修煉幾百年的妖魔鬼怪,為自然界做些好事後,他都批示轉化,有的成仙,有的成神,而我修煉一千多年,他卻不聞不問。太上老君奉玉帝之命,下來巡視,這是千年難逢的好機會。你倆是我認識的讀書最多,智慧最高的朋友,是給我說話的最好人選。太上老君是明君,我丈夫是鋼筋,你倆若能說服太上老君和我丈夫,我就有可能轉化成仙或成神,也可能回到我丈夫身邊,了去我單相思之苦,我也就不會在這山溝裏永久寂寞下去,拜托你倆了。”
梁祝二蝶聽後,淚如雨下。泣老天不長眼,泣地獄鎖親賢,泣夫君太耿直,泣山女怨有源。哭罷,二蝶在山女怨樹前發誓要在太上老君麵前討個公道。
梁祝二蝶雖然在泰山腳下、無名山溝生活過幾年,可是從未去過南天門玉皇廟。正在發愁之際,卻見為他倆送行時的白鸛飛來,梁祝二蝶趕緊施禮,並說些感謝的話語。
白鸛道:“二位不必客氣,你倆來意我已清楚,你倆趕快趴在我背上,我馬上帶你倆去南天門玉皇廟。”
瞬間他們來到南天門玉皇廟附近,白鸛告辭,梁祝二蝶以禮相送。此時正是寅卯交接之時,向東看,東方的太陽像一個大火球,頑皮地一蹦一跳地浮出地麵;向下看,雲霧繚繞,似乎南天門被懸在空中。多少年代,人們不辭辛苦,登泰山,看日出,我看值。因為你會當一次神仙,享受到走進天堂的感覺。
話不多敘,梁祝二蝶來到南天門玉皇廟附近後,來不及觀景悅色,直奔玉皇廟。玉皇廟裏早已香霧繚繞。梁祝二蝶直奔玉皇銅像前跪拜,跪拜後起身向左看,見一位端坐著頭挽髻岔釵,身著道袍青衣,腳蹬十方鞋,手拿白拂塵的老道士。老道士旁邊有一個方桌,方桌上,放有刻寫禦賜龍壺四個大字,壺旁放著兩個杯。據說禦賜龍壺有兩個作用,一是可以沏茶,二是可以溫酒,酒茶同壺,老百姓稱之為鴛鴦壺,這種壺在當時是一般人享受不到的。再往右看,見一位端坐著頭戴紅纓帽,身著盔甲衣,腳蹬馬蹄靴,身挎長劍柄的一位將軍。將軍桌旁與道士桌旁等同。梁祝二蝶一看便知是太白金星和黃飛虎,二蝶相視,心有靈犀,梁山伯飛到太上老君跟前,祝英台飛到黃飛虎跟前,在玉帝銅像前,開始了天地、凡仙之間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