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網絡的互動性與平等性,又使得人們可以在一個絕對自由的環境下接收和傳播信息。這些不良信息對於身體、心理都正處於發育期,是非辨別能力、自我控製能力和選擇能力都比較弱的中學生來說,難以抵擋不良信息的負麵影響。個別網吧經營者更是抓住中學生這一特點,包庇、縱容、支持他們登陸**、暴力網站,使他們沉迷於網上不能自拔。一些中學生也因此入不敷出,直至走上偷盜、搶劫、強奸、殺人的犯罪道路;網絡信息傳播的任意性容易弱化中學生的道德意識。豐富多彩的互聯網信息極大地豐富了中學生的精神世界,但是由於信息傳播的任意性,形形**的思潮、觀念也充斥其間,對於自我監控能力不強、極富好奇心的中學生具有極大的誘惑力,導致喪失道德規範。同時互聯網上信息接受和傳播的隱蔽性,使中學生在網絡上極易放縱自己的行為,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來做自己想做的事,忘卻了社會責任。部分中學生並不認為“網上聊天時說謊是不道德的”,認為“在網上做什麼都可以毫無顧忌”等,使得中學生對自我行為的約束力大大減弱,網上不良行為逐漸增多;網絡的虛擬性造成中學生社會化的“不足”。網絡可以即時傳送文字、聲音、圖像,為中學生人際交往提供多媒體化、互動性的立體途徑。網上收發電子郵件方便、快捷,QQ新奇、及時,聊天室輕鬆愉快,BBS的討論自由、廣泛,中學生通過這些途徑可以與許多互不相識的人交談、來往,互相幫助,互相傾訴。但是,這種社會化隻是一種虛擬的社會化,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存在機器的阻隔,是一種“人——機——符號——符號——機——人”形式的交往。這種形式的交往去除了互動雙方的諸多社會屬性,帶有“去社會化”的特征,與真實社會情境中的社會化相去甚遠。而且,網絡上的青年交往範圍大多隻限於青年與青年之間的同輩交往,中學生與家長、親戚朋友、老師等之間的社會互動較少,代際間的學習、互動明顯不足。這一點從我們的調查中可以看到,20.4%中學生上網的主要目的是還是聊天;網絡的誘惑性造成中學生“網絡上癮”、“網絡孤獨”等症狀。網絡到處都是新鮮的事物,而且在不斷地增加著。因此對易於接受新鮮事物的中學生有著無限的吸引力,這種吸引往往會導致中學生對網絡的極度迷戀。男性中學生是網迷的主要人群,由於他們心理素質不強,自製能力相對較弱,所以成為網絡性心理障礙的多發群體。患者因為將網絡世界當作現實生活,脫離時代,與他人沒有共同語言,從而表現為孤獨不安、情緒低落、思維遲鈍、自我評價降低等症狀,嚴重的甚至有自殺意念和行為。醫學上把這種症狀叫作“互聯網成癮綜合征”,簡稱L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