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說到,老老爺子歿得早。

拆遷換房子也沒趕上。

一大家子兒女,不用說分家,默契地各奔東西。

就是沒有一個願意帶著老老太太。

老爺子說:不管怎麼著,我覺得你奶奶跟著咱家就應該。

到現在我都記著老頭兒這句話。

所以後來有小崽兒五哥五哥地跟我身邊兒時候,我也告訴他們。

在這個混沌的年代,忠孝仁義禮智信,沒了忠,有了人家也笑話你。

但是這孝,不管到了什麼時候兒,也讓人衝著你挑大拇哥。

書歸正文,韓莊子離原來胡同兒不太遠。

三五裏地。

當年是鐵路拆遷。也就沒敢動了當地農民的地。

您覺得現在豐台沒農民?

來BJ沒幾年吧?

想當年豐台除了鐵路周邊那點兒地方。正陽橋往北全是農民。

尤其到了京良路附近,那邊兒幾個窮凶惡極的村兒。

跟我淵源最深的至交,都是農民。

這更是後話兒。

既然說是農村院子。自然就沒有那麼講究。

一個不點兒的破鐵門。

一排北房,我們一家子租的是東邊兒那一排。

沒招兒治,沒有西南房子。

房東是當地一村炮兒。

腆著臉管自己這院兒叫四合院兒,中間兒還弄個池子放個大石頭。生叫假山。

後來也不記得怎麼著,那石頭給扔了。當遊泳池了。

您問怎麼這破院子還住?嗨,一拆遷,滿世界都找房子去了。這一大幫沒頭蒼蠅。

周圍房子也是瘋長得不行。

就這房子,還是老爺子高價租的。

雖然沒太大表現,那房東挺怵我們老爺子的。

一是因為老爺子當年在豐台也是人物字號。

二一個是,那年家裏條件已經算是挺不錯的。

老爺子心眼子活份。早年間銅鐵佛爺油耗子,倒騰盤條的時候,BJ不少人都成了”先富起來那一部分“。

老頭兒也就慢慢開始了自己的一份事業,收下腳料,也就是現在叫的挺好聽的”有色金屬回收公司“。

賺錢確實挺快。當年BJ人都管這叫收破爛兒。

沒什麼人樂意幹。

可是我們家老爺子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你管丫好看不好看呢,賺錢得了唄。穿好衣裳開好車,你上他們眼前兒一晃悠,都**了。

細一琢磨,確實那麼回事兒,陳勝吳廣,要不是當農民讓人擠兌急了,丫瘋了?非得造反?

朱元璋還當過和尚呢!

你看看現在那幫人模狗樣的金融大鱷,哪個第一桶金是幹淨的?

自傳上寫的千萬別信。那都多少個槍手藝術加工過的。

BJ人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紈絝子弟的遺風始終在這片兒不大的地方影響著為數不多的人。

他們的想法是:我一BJ人,讓我幹那個?丟不起那人!

回到這院子,我們家不是就租到東邊兒那排了麼?

當時帶個跟老頭兒幹的夥計。

姓孫。SC人。

讓他就住在邊兒上門房。

奶奶跟我住一屋,老爺子兩口子住一屋。

北邊兒過了門房就是房東一家子。再往西邊兒走,就是我說這朋友一家子。

初見的時候,我記得那天是剛搬過去第二天。

平時老兩口子出去跑買賣兒,老老太太歲數太大了,再加上不忒待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