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說:“晉王是沙陀一族,主將及十二太保大多也是沙陀族人。沙陀族本是突厥小族,又名處月,以朱邪為氏。原是西突厥十姓部落以外的一部,遊牧於今新疆準噶爾盆地西南(今巴裏坤)一帶。隸屬輪台,其居地有大沙丘隆起,故而得名沙陀。唐末沙陀朱邪部首領朱邪赤心平叛有功被賜姓為李。沙陀集團中許多武將的姓氏多是康、安、曹、石、米、何、史等等,就是從北朝昭武九姓的粟特胡人姓氏中演化而來。大部分已經漢化,隻是程度不同。他們並不知道自己已經被漢化,頭腦裏還殘存些對漢族的歧視,所以稱呼晉王妃的父親為劉老兒。這有些不敬。”
朱元璋說:“李嗣昭之後,這回可輪到李存勗李存信說話了。”
朱元璋說:“飛狐大酒樓武林霸主大廳的這張大案桌是南北放置的,擠一擠的話,南北可以放十二個人,東西可放四十個人,可以坐下五十幾個人。十二太保是晉王府最主要的將領集團,武功高強不說,主要是地位尊貴,重兵在握。他們的聚會很少讓外人參與,一般人也沒資格參加。如果誰與世子李存勗或大太保李嗣源或其它太保有交情的話,敬上一杯酒是正常禮節,敬誰酒誰就單獨應酬。如果讓你坐在座位上與十二太保同飲的話,等於是十二太保共同的朋友,那就是極大麵子了。十二太保也要輪流給你敬酒,以表示認可你這個共同的朋友。李嗣源是大太保,又是晉王主要謀士和助理,相當於晉王府丞相,位高權重,他可以讓自己最親密的朋友參加宴席。李存勗是世子,可以代表晉王處理家務禮儀,遇到至親,可以禮請禮讓。此之外,別人都沒邀請過外人。”
朱元璋說:“十二太保是經常聚會的,有時晉王夫婦也參加,後來,北麵正位就留給晉王虛位以待。十二太保按排行,單數六個人坐右邊,雙數六個人坐左邊。這次新增加的十三太保李存孝,就單獨坐在了最南麵座位。此時,輪到了李存勗說話,對麵的李存信也同時站起來,於是,李存勗說:“我和四弟一同敬酒,大哥二哥每人喝了三杯,我們兩個人一共喝六杯。”李存信接著說:“誰不喝也不行。”誰不喝也不行這句話,在十二太保眼裏也是平時平常的話,他倆灌別人喝酒時經常這樣說,並沒人在意。但李存孝已經聽出矛頭是指向了自己,十三太保中隻有自己一直沒喝酒,李存信說這話時眼角餘光還不很明顯地瞥了李存孝一下,不是超級細心人發現不了。”
朱元璋說:“李存信說:“大哥二哥每人三杯酒,是大家一起喝的,這等於大家跟大哥二哥喝得一樣多。既然敬酒嘛,那就得自己做榜樣,應該比別人多喝,以顯示我們敬酒的誠意。”
李存信問李存勗說:“三哥,這酒怎麼喝?”
李存勗說:“你已經說了多喝,就咱倆每人兩杯,別人每人一杯,從大哥開始,咱們挨著敬酒。”
他倆分處兩邊,就在兩邊敬酒,到單數右邊時李存勗倒酒,到左邊雙數時,李存信倒酒。於是他倆開始敬酒,第一杯酒敬了大太保李嗣源,李嗣源喝了一杯,他倆各自喝了兩杯。這樣敬酒,接著是李嗣昭,以此往下排,到了第十二太保康君立,進行順利。別的太保已經習慣他倆這樣敬酒,平時也是這樣,他倆先是多喝,然後抓誰個生活把柄或禮節錯處再讓這個人多喝,直到灌醉幾個才開心,酒場才能解散。”
朱元璋說:“接下來就輪到李存孝。李存孝單獨坐在案桌南麵一邊,這樣,他倆敬酒時正好從兩邊走到南麵,一左一右地站在李存孝兩邊。李存信主動地給李存孝倒酒,李存孝說:“謝謝四哥倒酒,我不會喝酒。”
李存信說:“男子漢大丈夫,哪有不喝酒的。”
李存孝說:“我真的不會喝酒,也從來沒喝過。”
李存信說:“誰也不是生來就會喝酒,都是成年以後慢慢鍛練出來的。”
李存孝說:“我今年十六歲,還未頂冠成年。”
李存信說:“你是少年英雄,十五歲就打虎成名。晉王又給你戴上高冠,也算成年。”
李存孝說:“不到十八歲,我確未成年。”
李存信說:“我們給你倒上酒了,成年不成年也得喝。會喝一兩的喝二兩,如此哥們夠豪爽;會喝二兩的喝五兩,如此哥們最夠檔;會喝半斤的喝一斤,如此哥們最貼心””
李存孝說:“謝謝三哥四哥,我真的不喝酒。”
李存信說:“這麼有名的打虎英雄,老虎都不怕,還怕這兩杯酒。”
李存孝說:“我真的不會喝酒,也從來沒喝過。”
李存信說:“人在江湖走,哪能不喝酒。”
李存孝說:“謝謝三哥四哥,我沒闖過江湖,以後也不會出去闖,就跟定了晉王。”
李存信說:“酒是糧食精華,不是害人**,喝了也沒事。”
李存孝說:“謝謝三哥四哥,我不喝酒,從來沒喝過。”
李存信說:“你我都是太保集團的人了,我是你哥哥,當哥的說話你不能不給麵子,這酒你一定要喝。”
李存孝說:“謝謝三哥四哥,別的事可以聽從,但我真的不喝酒。”
李存信說:“感情深,一口悶,感情淺,舔一舔,感情厚,喝不夠,感情鐵,喝吐血。這酒你一定要喝。”
李存孝說:“謝謝三哥四哥,我不會喝酒,一次也沒喝過,沒開過戒。”
李存信說:“你又不是出家人,喝酒怎麼叫開戒?”
李存孝說:“謝謝三哥四哥,我不會喝酒。”
李存信說:“男人不喝酒,活得不如狗。這酒你一定要喝。”
李存孝以前說話都是比較柔和順從,現在看了李存信一眼,話音有點冷,說:“人與狗的區別不在喝酒不喝酒。”
李存信也變了臉色,說:“我在晉王府沒名沒位,也沒有後妃親戚可以依靠,你這個打虎英雄可以看不起我。但這酒是我和世子兩人一同敬你的,你不會連世子也看不起吧。”
這話有點惡毒,很有挑撥用意,如果李存孝不喝酒的話,也等於是借助劉翠青的勢力給了世子李存勗難看,李存勗說:“四哥說話就是代表我說的,我倆一起敬你酒,你怎麼能不喝。”
李存孝說:“謝謝三哥四哥,我從不喝酒。今天也是以茶代酒。一直這樣。”
李存勗說:“我以世子身份命令你,這酒必須喝。”
李存孝說:“謝謝三哥四哥,我從不喝酒。”
李存信說:“世子的命令你敢不聽?”
李存孝說:“晉王現在還健康,軍事命令都是晉王決定。”
李存孝這話說的簡練,但是很重,一是他到晉王府是來打仗的,二是世子的命令有篡奪之嫌,三是軍事打仗之外的事務不接受任何命令。
李存信的臉色一下子難看了,有點轉不過來,惱羞成怒地說:“男人不喝酒,不是好朋友。既然你連世子也看不起,你就太不識抬舉了。今天這酒你一定要喝,灌也灌你個喝酒開戒。”說著就和李存勗一起各拉住李存孝一隻手。
李存孝在他們拉手的同時,兩隻手各抓住他們一隻手腕,沒用力控製,隻是預防不測。他倆都是靠近李存孝的手被抓住,各自掙脫了幾下沒掙脫開,就相互使個眼色,一如以前向別的太保勸酒和灌酒,各把另一隻手端著的酒杯向李存孝嘴裏倒。李存孝舉著他倆的雙手打掉最酒杯,這讓李存勗李存信大為惱怒,李存勗立即揮手去煽李存孝耳光,李存信立即一拳去打李存孝的額頭,同時被抓的另一隻胳膊肘子立即向李存孝肋下撞去。
朱元璋說:“其實,好多酒場就是官場的戰場,酒場上擺平了誰,誰在官場上也比較馴服和順從。如果擺不平,自己當然沒麵子,也影響以後的關係。”
朱元璋說:“李存孝放羊時經常懷抱小羊大羊,按摸活羊的骨頭骨骼,感覺認識活羊的骨骼動作聯係。後來又觀察別的動物,看動物們各部位用力時全身相關的骨骼動作。後來又看村裏練武人的動作聯係,也就知道了每個武功動作的先兆和目的。再加上他自己經常琢磨、試驗自己武功動作的骨骼聯係和表現,也就能預先看出或感覺到別人近身的動作目的。”
朱元璋說:“我雖然武功不高,但知道李存孝的骨骼預測很實用。李存孝抓住他倆的雙手就是預防他倆的不友好動作。所有武功,招式雖不一樣,但手腳用力動作都差不多。比武時不管對方怎樣用力用功,如果你能預知他的動作目的,你就能預防和反擊。除非雙方的武功差距太大。”
朱元璋說:“李存孝本想避開李存勗的耳光,但李存信是動了傷人之心的,李存孝根據他的手肘骨骼動作立即就明白了傷人目的,這讓李存孝隻能同時對待。隻見李存孝把抓住他倆的雙手往上一揪,他倆的身體瞬間就懸在半空,殺招也立即化解。由於李存孝動作很快,他倆一時手腳無措,又是身懸半空,手腳沒著力處,一時不知道怎麼動彈反擊。李存孝在他倆身體下落之時,雙手立即分別抓住他倆的的胸膛,把他倆的背部雙雙摔在大案桌上。這一下,下手較重,他倆身下的盤子碟子立即粉碎,有的還鑲嵌進了大案桌,菜汁也是四濺開來,想必他倆的身體也會受傷。隻見李存孝把他倆重重摔在大案桌上,雙手向他倆頭臚之間的一處空間拍下,立即就把大案桌拍出兩個巴掌大的帶手形的窟隆。李存孝狠狠地對他倆說:“不是看晉王麵子,讓你倆立即身體粉碎,頭化齏粉。”說罷,理了一下衣服,不看任何人一眼,低著頭,慢慢走出了武林霸主大客廳,離開的飛狐大酒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