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禦用之劍(2 / 3)

蔡州城潰,自己的國家宣告徹底滅亡,這位名不副實的皇帝與逃出的部下,一路西行,怕路上有敵軍埋伏,專撿僻靜的小路走。一晚,行至一片樹林,隨從人報說:“主母與小主人不見了!”完顏承麟大驚,即刻命部下四下尋找,而他自己也鑽入密林深處。他心中本來想:先帝把一族的皇位讓與我,無過是認為我有希望逃出,日後尚可複國,但不想小主人也平安無事,隻待將小主人這位真正的皇室血脈撫養長大,那日後便有希望。所以一路之上,他對小主人言傳身教,嗬護有加,今日隻是稍不留神,便把少主弄丟。完顏承麟仰天長歎:莫非天亡我族!元帥麵東而立,憤憤不平地想:原本成王敗寇無可厚非,偏生一些隻會落井下石的無恥小人也要趁人之危,我若不死,必先滅你南宋!

突然他的周圍傳來係嗦之聲,不知什麼時候,黑暗中已有十數雙綠眼睛盯住了他。黑夜林中遇狼,他已知今日無幸,一股怨恨代替了恐懼感,心中的不甘看來再沒有機會抹掉了,他不顧那些向他靠近的畜牲,隻是恨恨地仰視著夜空。天空中劃過一道美麗的光亮,一顆流星隨之墜落,直奔東邊而去......

山東曆城城邊,住著一戶人家,是個鐵匠鋪,裏麵有個梁氏兄弟二人。這二人雖是鐵匠,卻也是江湖中人,先父曾經闖蕩江湖,目睹江湖紛爭,親曆血雨腥風,後不忿世間不平之事,勤練劍法,創出活心劍法,一時名聲大振,後卻因一個外人不知曉的緣故退出江湖,一直到梁鑄梁顏兩兄弟,都是近似歸隱的生活。梁鑄兄弟曾拜鑄劍名家為師,打得一手好鐵,無論鄉人的鐮刀還是鋤頭,哪怕是個菜刀都是上上之作。此外,兩兄弟也沒有將家傳劍法落下,畢竟是當年家父成名絕學。梁鑄醉心劍法與鑄劍技巧,未曾婚娶,梁顏有二子,長子梁刃,次子梁鋒,皆年幼,不能成事。梁鑄收有弟子三人,大弟子林為,二弟子丁正,三弟子朱強,這三人深得師父真傳,劍法,手藝都很了得。其中尤以三弟子朱強最為出類拔萃,朱強之父乃是江洋大盜,曾與梁鑄之父交手,喪命於活心劍下,臨死前良心發現,將獨子朱強托付與梁鑄照看,梁鑄遂收他為徒,隻是此人專心劍法,似乎對其它事並不上心,起初梁鑄並未在意,直到有一天,朱強竟提出“活心劍法不夠狠”的意見,梁鑄大驚,這才注意到他的劍法已經步入歧途,於是趁朱強練劍時,偷偷觀察。原來這朱強,自己捉摸了一套劍法,招數與活心劍背道而馳,活心劍攻擊的地方,他的劍法全部避開,活心劍避開的地方,他的劍招全部包含,梁鑄大怒,立刻製止了他。

朱強不服,反問梁鑄:“先祖創下活心劍法,共分三層,為何隻傳下了兩層?”

梁鑄道:“第三層需得的機緣巧合者方能領悟,或許先父不欲使這第三層流傳後世,所以並未詳解。”

朱強道:“師父,弟子倒有個想法,祖師之所以不傳這第三層並非因為其玄妙,而是怕壞了他的一世英名!”

梁鑄道:“這是何意?”

朱強笑道:“始祖縱橫江湖難遇敵手,隻因為功夫低者,隻需活心劍便可應付,武功高的當然就要用到赦罪劍,但是,至今見過赦罪劍的人無不斃命於他的劍下,嘿嘿,所以我想,這第三層,便是徹底顛覆前兩層的殺人劍法!”

梁鑄怒道:“胡說,活心劍法乃是活人之劍,決不是殺人伎倆!如果你再繼續執迷不悟,我便將你逐出師門!”

自此朱強不敢再明目張膽地練,但這套劍法他卻始終沒有拋棄。

話說當時,蒙古人與南宋聯手攻金,宋兵趁機收複了部分失地,宋理宗龍顏大悅,但他本人對政事並不關心,隻命丁大全嘉獎將士,丁大全將戰況誇大其詞,說什麼寶劍力斬金賊首領,那寶劍是什麼神兵利器等等,趙昀平日沉迷酒色,對這些有聲有色的“故事”倒是大感興趣,一時興起,命丁大全將那柄寶劍呈上來,丁大全這才知道自己說過了話,不過,奸臣總是取悅上麵的本事,遂啟秉聖上,說不出一個月便能將那柄寶劍呈上去。辭君之後,丁大全不敢在宮中搜尋鑄劍名家,隻得出宮尋覓,手下密探四處打聽,卻打聽到了曆城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