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聲明,我絕對無意於對我國的民族英雄嶽飛大加YY,因為無戒深知,這將是天下大不韙的事情,也是無戒良心所不容。本書原來叫做《虎賁》其實也是想寫出氣勢,但是可能是這個名字太過拗口,吸引不了大家的興趣,才狠下心來,改名《嶽家軍傳奇2》,至於《嶽家軍傳奇1》也恰好成了我的下一本目標,在那本書裏我將從《嶽飛傳》的另一個角度來寫嶽飛的英雄曆程,也希望大加能夠支持。
其次本書的魔幻成分占了三分之一,目的就是把人心中的“恨”描寫成魔。嶽家冤案,亙古無右,想起來就像一塊巨石,壓抑在我們漢人的心頭,已近千年,如果我的這本書能夠舒緩一下您心中的抑鬱,便是我最最高興的事了。
最後,筆者認為,成吉思汗以及後來的窩闊台汗和蒙哥汗、忽必烈汗,一個個俱是英雄。無論在網上還是在現實世界中,對他們的爭議還是久久不能散去,甚至出現了對成吉思汗究竟是哪國人的爭論。在我研究元史的過程中,接觸這種奇異論調越來越多,甚至連我也有過懷疑,不過我最後還是確定了他就是我的同胞。其因有二,第一其龍興之地,在曆史上漢曾揮師北向,克匈奴於單於庭,後曾為前秦、北魏所有,倘若說蒙古人不是我中華民族一分子,豈非要連這兩代曆史抹去?其二後世其地其子孫皆為我國所有,蒙古自元朝歸入中華大家庭後,明朝雖未擁據,但其後的清朝和民國時期皆為我所有。於是我認為一個國家的首都建立在北京了,還說他不是中國人,就未免太過大漢族主義了。總之筆者是堅定認為成吉思汗是我國的英雄的!
至於其殘暴,無戒則有一片小文述說自己的想法,一並貼在這裏,希望大家探討。《也論蒙古鐵蹄》
蒙古征討各國的曆史,是一段史學家因其暴虐而恥於記載的曆史,是一段文學家因其血腥而不願意描述的曆史,這是一段被征服國家因其恥辱而羞於書寫的曆史。
但是回想起來,他卻又是那麼蕩氣回腸,英雄血熱!
因為所有人都忽略了一點:這就是戰爭!冷兵器時代的戰爭!
以戰爭性質來看,自古至今,從未改變,所有戰爭都包含著凶殘、殺戮、蹂躪、占領的因素在內;但是如果從戰爭的技術角度來看,冷兵器時代的戰爭是與現代戰爭完全不同的,現代戰爭中,軍人作為互相打擊的對象,承擔著戰爭的執行者的角色,平民因為再也沒有力量去傷害武裝到牙齒的軍人,從而被冷落和忽略,乃至受到戰爭雙方的保護,軍人會因為殺害手無寸鐵(這個“鐵”要是槍械等武器,釘耙當然不算)的平民而受到譴責。但是在冷兵器時代,平民雖然也是遊離在戰爭之外,其承擔的角色似乎沒有改變,但是習慣思考的人會發現,他們卻有著質的區別,因為冷兵器時代中,隻要手有縛雞之力,就有可能對戰爭的主體——軍人產生威脅,也就是說他們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完成平民到軍人角色的轉換。以蒙古人而論,上到八十老翁,下到乳臭孩童,都可射出複仇的毒箭,從而置精壯的敵人於死地,所以從一定意義上,古代的戰爭,是真正的全民戰爭,也隻有那個時候才可以稱作全民戰爭,這種局麵一直持續到單兵武器可以連續發射為止。
那麼,對敵人的殺戮,我們可不可以認為其就是殘暴呢?我相信任何參與過戰爭的人都會蔑視你的無知,戰爭就是這樣,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即使你不是軍人,沒有參加過戰爭,相信大家也都有這個感覺:當日本鬼子被殺掉時,你心底裏沒有任何憐憫和恐懼,隻有痛快和興奮!其實這就是戰爭,任何人心中的戰爭都一樣,那就是以殺死敵對一方為快!
對於處在冷兵器時代的西征蒙古軍隊而言,他們麵臨的就是這樣一個境地,各地的平民相繼組織了或者混亂或者有序的抵抗。抵抗運動會不斷的殺傷他們的有生力量。要知道每次西征的軍隊都是數量很少的,他們最多的一次也不過二十來萬人馬,最為致命的是他們沒有後方,漫長的補給線,使他們幾乎得不到來自國內的任何援助,隻能獨立作戰,所以任何的閃失都會使他們有來無回。其實就算所有的蒙古人全部加起來,他們也不過隻有幾百萬人,所以為了維護國家的利益,為了珍惜任何一個士兵的生命,當時的蒙古軍隊首長,必須做出殘忍的決定,那就是殺!殺!殺!
本人不想為蒙古軍隊的殘暴屠城而和所有愛好和平的人們論戰,我隻是想還戰爭一個本來麵目,使其回歸本原!
總之,我把本書的年代界定為1218年至1278年,跨度為六十年,這是風雲變幻的六十年,也是中國變化最大的六十年,更是曆史上留下文稿最少的六十年。一個甲子代表一個輪回,至此中國再一次走上了霸主神壇。
蕭遠山這個人物是主人公,但是作為史書上不曾記載的一個人,他最後的命運,會一直等到您合上書本,才會揭曉。
無戒題於2006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