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啟微笑著問:“榮兒吃過了沒?要是吃過了,就將那密報先看看。等父皇吃過飯了,跟父皇談談匈奴雙王降漢一事。”
“是!榮兒先看去了,父皇嚼細點對身體好。”劉榮邊說邊起身到文案前,取了河東快報仔細看著。
對於密報上的篆體文字,身為曆史學博士,劉榮自然看得明白。
雁門郡的快報上說,匈奴南北之間意見不和,匈奴單於軍臣欲害南王,迫使南王欲率臣民南降於大漢,請朝廷速斷。
剛看完快報,劉啟就匆匆吃好了晚餐,洗過手臉,走到文案邊問劉榮:“榮兒以為,南匈奴降漢之事可以接受嗎?”
南匈奴降漢是曆史事實,大漢當然可以接受南匈奴來降了。
劉榮裝作思考了一陣,說:“父皇,匈奴曆來是大漢強敵,今天假此好機會予大漢,正是分化匈奴人,弱化其實力的大好時機,父皇可接納南匈奴人來降。”
劉啟微點著頭,眨著眼睛說:“父皇剛才也在想,接受南匈奴人來降,不僅可分化弱化匈奴人的實力,更是削弱匈奴人南侵大漢意誌的好機會。但父皇擔心的是,南匈奴雙王部眾甚多,若是讓他們聚居一地,恐其易生反心,對大漢長治久安實是不利得很。”
劉榮見劉啟果然遠見卓識,心中很是欽佩,說:“父皇所慮極是。若讓他們聚而居之,此時大漢君明臣賢,國力強盛,他們當不致生出反心。若大漢稍有不穩,他們定然反心漸萌,必成禍端。為大漢千秋萬代計,父皇須將他們分成小股而居之。”
劉啟讚賞地說:“榮兒所慮與父皇不謀而合,隻擔心南匈奴王未必肯接受分居的安置,而斷送了南匈奴王降漢之大好事。”
劉榮也覺得南匈奴王必然懷有戒心,深恐分居之後,民族性漸被泯滅,民族力量漸被漢化,定然不肯分居安置的條件。
但就在這時候,劉榮的腦海裏,突然浮出越南人的屌樣來,不由心生一計,笑著說:“父皇,榮兒有一計可使南匈奴人欣然接受。”
劉啟很興奮地“哦”了一聲,問:“榮兒有何妙計,說來父皇聽聽。”
劉榮目光炯炯地望著劉啟說:“匈奴人世居沙漠苦寒地帶,每對大漢江南豐美物事心生羨嫉,這也是匈奴世代南侵大漢的根源所在。
我們大漢南有南越,再往南便是南越交趾。
南越乃大漢族人,與大漢和睦處之。
交趾林木蔥綠,較之沙漠有天地之差別。
父皇若向南越王借道,讓匈奴人南遷交趾,不僅遂了匈奴人綠色家園之世代夢想,更解決了匈奴人居住問題,令南北匈奴人之間失去聯係;再者,對於大漢開發交趾荒莽地域,大有益處。”
劉啟目光閃亮地望著劉榮,大讚道:“榮兒此計非常好!若是南匈奴人願意長途跋涉前往交趾,這便是最好的安置來降匈奴人的辦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