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劉舍辭官劉啟封相(1 / 2)

第三百五十九章劉舍辭官劉啟封相

果然,次日早朝時,劉啟宣布,因代王子嗣年幼,由郝遠代攝代國政事。

散朝回太子府的時候,劉榮心裏一直想,這代王年紀比長沙定王大不了多少,最多是前些年才開始發育的,怎麼就會有子嗣了呢?

劉榮心想,這不知從哪兒來的代王子嗣,將來還得由自己去照顧他。

一想到這個問題,劉榮心裏便有些發毛:在家裏的時候,爸爸媽媽還將自己當小孩一般看待呢!

公元前161年5月12日下午,久臥病床的劉舍,得知劉榮力敗匈奴五將,右翼相順當地施行墾邊法,左翼相奉令設新兵營的盛況,又得太子推薦的郝遠代攝代國政事後,心知皇上對劉榮之器重,便對兒子劉康喟然長歎:“轉鬥星移,時不父待矣!看來,為父真到辭相之日了。康兒,持父親的信符前往太子府中,相請太子來家一趟。”

張良唯唯諾諾地領命而去。

望著兒子離去的背影,劉舍感觸萬分地長歎一聲。

從劉榮代相以來的所作所為,聰明過人的劉舍,早已猜到劉榮跟皇上的暗中聯動了。

自劉榮計押楚王,劉舍便知道劉榮意在分化七王陣營。

但劉舍無法想通的是,以吳王劉濞和楚王劉戊之智,何以發現不了這是劉榮的計謀?

想著自己撣精竭慮,亦無法貫徹執行的削藩策,劉榮正一步步有條不紊地創造著實施的條件,劉舍便知道劉榮之能,實不在自己之下,心知朝政托付給劉榮,實乃大漢上佳之選擇,心裏遂萌生辭相的念頭。

被劉康請到劉長史府病榻前,劉舍揮手讓兒子劉康出去,在門口守著別讓人靠近。

劉榮在劉舍的病榻邊側身坐下,伸手撫摸著劉舍的手,輕聲說:“嶽父,近來事情頗多,有些日子沒來問候了,還請嶽父原諒。”

劉舍盯視著劉榮輕聲說:“跟吳王打交道,太子千萬別讓他發覺了太子的原意。否則,吳王這個人一怒之下,什麼事情都敢做出來的。”

劉榮見劉舍隻是叮囑自己小心從事,並未直接詢問自己與吳王的交往目的,心裏不覺對年事已高的劉舍,還具有如此高超的洞察能力而欽佩,說:“嶽父慧眼,晚輩的一切都逃不過劉長史的慧眼。請嶽父放心,嶽父的好意叮囑,晚輩時刻銘記於心。為了大漢朝的強盛,大漢江山的真正一統,晚輩當竭盡心力,化解削藩策的阻力,將大漢朝的軍政財權收歸朝廷,讓大漢朝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強大國家。”

老劉舍躺在病榻上連連點頭,說:“大漢朝能得太子這般才俊續力,真乃幸事啊!聽得老夫老血亦沸,可老夫年紀畢竟不饒人了,大漢朝政還得靠太子一手扶持啊。太子,老夫在朝為官多年,對朝中文武百官尚有些見識。太子將來若需要用人,文有申屠嘉可用一二,武有程不識老將軍、田勝將軍、劉洋將軍可供驅使。若到用人之時,太子可持老夫給他們的信件去傳召,他們定會無悔助益於太子的。”

說著,劉舍伸手從枕下摸出幾管信筒交到劉榮手上,說:“隻是申屠嘉氣度小了些,終究成不了大事,太子切不可過度依賴申屠嘉做大事。倒是三位將軍智能雙全,是太子用兵時的好幫手。田將軍,太子該很熟悉了;竇嬰老將軍善於智勝,是位極富天賦的智慧型大將,堪當先鋒大任;那程不識老將軍,卻是以穩取勝,號稱大漢之不敗將軍,其穩健統軍風格,堪可統率大軍。太子屆時相機而用便好,老夫不多賣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