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啟聽了大為興奮,說:“右相年紀雖小,可此策實為上上之策!墾邊家庭原居地的土地,不會因為他們去墾邊而荒廢,照樣有收成。而他們在雲中開墾的土地上生產的糧食,全是多生產出來的啊!若是多鼓勵富餘人口去墾邊,那將是多麼好的局麵啊!”
見劉啟如此興奮,劉榮也很開心,說:“是啊,父皇。等去墾邊家庭的好消息傳到他們的家鄉,相信會有更多的百姓,願意去墾邊的。右相正跟他的學生們計劃著此事呢!他們想到邊疆去,看看什麼地方適合開墾,好為將要去墾邊的家庭準備好生活與生產條件。”
“右相真是能人呀!”劉啟感慨地說。
“對了,父皇。昨天,兒臣去左相的新兵營,發現那些十八、九歲的士兵,已然將左相的刀法、槍法和劍術學得甚為熟練了。加之這些士兵,本就是從郭將軍的軍營中挑選出來的,身體根基很好,隻要假以時日,他們定將成為大漢的軍中主力。父皇,兒臣跟左相商量過,想擴充新兵營,以訓練更多能征善戰的士兵,為將來開疆拓土準備著。”劉榮一想起王琛的新兵營就高興,興奮地說著。
劉啟聽了也非常高興,麵帶微笑說:“太子存思將來之拓土開疆,如此遠慮,朕實心慰。擴充新兵營之事,太子既然身為代相,便可自主決定,朕對此等好事,高興還來不及呢!”
劉榮心知,雖說丞相全權行使軍政大權,但若無劉啟的支持,斷不是長遠的好計。
見劉啟這般支持龍全和王琛,劉榮激動地說:“謝父皇這如此支持年輕的左右丞相。既然父皇亦認可擴充新兵營,兒臣今晚便將此事告訴左相,讓他著手挑選年輕士兵。”
劉啟非常滿意地微笑著說:“全憑太子的主意。哦,太子,父皇身體每況愈下,父皇想多活些日子,以幫到太子,能徹底解決吳王的事情。吳王方麵,太子處理得如何了?”
劉榮微笑著說:“父皇,現今吳王方麵,膠西王已然倒向朝廷,趙王暗中亦已歸心於朝廷。七王已收其二,吳王劉濞等人的勢力已然大打折扣。兒臣暗中派出調查各王之人,陸續有消息傳回,兒臣已然掌握了不少各地王爺違法亂規事實。如此局麵,已到請父皇出麵,懲罰七王中罪行較為嚴重者,褒賞較為守法遵規者的時候了。這般進一步的分化之後,不消三兩個月,吳王的勢力必然再次大打折扣。兒臣心想,到了明年開春之時,削藩策的推行便將成為順理成章之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