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趁良機計指吳楚(2 / 2)

劉榮將帶來的吳楚諸王的罪證呈與劉啟,說:“吳楚諸王中,以膠東、淄川與濟南三王最為弱小,剪除他們對朝廷的觸動也相應小些。父皇可先對三王之一動手,當廷示其罪證,令王公大臣對其生出厭惡之心,亦令其無話可辯。如此,父皇下令削去其王位,拘其入天牢,讓決曹調查、判決。”

劉啟微微點著頭,說:“指證之事,宜由大臣出麵,實不宜太子親力為之。不若尋一可靠大臣,出麵指證膠東王劉雄渠,待其入天牢後,太子再輔以威利誘反濟南王劉辟光與淄川王劉賢。太子若能成功,吳楚勢力便不足懼也。”

劉榮沒想到劉啟竟然有如此的心機與謀略,不由興奮地說:“父皇雄才偉略,此般作為,實為上策。請父皇即刻召來太子,實施這一計劃。兒臣不宜多與父皇見麵,兒臣先告退了。”

待劉榮走後,劉啟讓裴康找來定王劉發。

定王劉發按劉啟的布署,立即去找與他自幼親近的丞相司直龐遠,如此這般密授機宜。

第二天早朝,一番乏味的政事廷議後,丞相司直龐遠出班上奏:“啟奏皇上,臣有事上奏!”

劉啟明知故問:“龐愛卿所奏何事?”

龐遠躬身揖禮後,說:“啟奏皇上,輔丞相以護法乃微臣職責。微臣得悉膠東王劉雄渠在其屬國時草菅人命,搶少女霸良婦,數十條人命盡喪其手,可謂血債累累!”

隻因劉啟最為推崇黃老之術,以養民為優先,一向容不得草菅人命之事,對官員犯這類罪行的處罰最為嚴厲,眾王公大臣對此俱是心知。

果然,劉啟一聽膠東王劉雄渠數十條人命在身,頓時勃然震怒,天顏立寒,目光似寒冰盯著膠東王劉雄渠:“膠東王,你可犯有此等事?”

膠東王劉雄渠心知皇上最恨此類事情,凡落實者皆處市斬之刑,口中雖號冤枉,雙腿卻已顫抖起來:“冤枉啊,皇上。司直龐遠冤枉為臣啊。”

劉啟轉眼望著司直龐遠:“司直指證膠東王數十條人命於身,可有真憑實據?”

司直龐遠怒視膠東王劉雄渠,從袖中取出一卷竹簡展開,讀著事先準備好的罪狀,每讀完一條便朝膠東王劉雄渠望去,厲聲喝問:“此罪膠東王可以否認?!”

膠東王劉雄渠素知司直龐遠公正不阿,過往對官員的所有指證,均被證實,被其所指官員,盡皆被斬於鬧市,無一幸免。

聽著司直龐遠的指證,膠東王劉雄渠嚇得麵如土色,不住地往吳王劉濞望去,祈求著吳王劉濞能出麵相救。

吳王劉濞瞅著膠東王劉雄渠這般表現,已然心知司直所指條條屬實,樁樁確立,心裏不由暗罵:“這不爭氣的混帳東西!”臉上卻不為膠東王求救的目光所動。

吳王劉濞心存取天下坐江山,自然得有公正之表現,以求將來取得眾王公大臣的信任,方可順利坐上皇位。

因此,對於心腹膠東王劉雄渠的求救,吳王劉濞自然不會相救於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