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66,悲劇(2 / 2)

而作為家中一大勞動力的關萍之所以這麼輕鬆的被關永祥和毛誌紅放出老家,除了錢的緣故,更大的原因還是在於兩人想讓這個有害死自己弟弟“前科”的姐姐遠離即將出生的“弟弟”,越遠越好,最好永遠不要回來,就呆在外麵給家裏掙錢就行了。

任王勃的想象力再好,他也沒法想到竟然會有這麼一件弄人的人間慘劇發生在關萍的身上。

但是,人有禍福旦夕,月有陰晴圓缺,關勇的夭折對於王勃來講盡管意外,但也尚在理解之中。在他看來,關勇的悲劇充其量也就是個意外,關萍即便有錯,但又能有多大的錯?如果她這個未成年人都有錯,那作為直接監護人的關永祥和毛誌紅來說那不是大錯特錯?關萍如果應該被懲罰,被鞭打,那關永祥和毛誌紅這兩人是不是應該直接被斃了算了?

別忘了,關勇出事的那年,關萍也就十五歲多,十六歲不到,才是一個初中剛畢業的學生。

王勃能夠理解關永祥和毛誌紅失去至親後的悲痛——這經曆他前世有過一次——但無法理解的是這兩人對待關萍的態度和那幾乎稱得上是發指的做法。前世,他那喜愛顯擺,屢教不改的繼父騎摩托車將自己的親生母親摔死後,王勃傷心欲絕,悲痛得想死,但他也知道那就是個誰都不願意發生的意外,他更多的是責備自己這個當兒子的沒有早點將母親接到雙慶來避免這場意外,而非將所有的過失推給那個在舅舅們看來絕對應該被暴打一頓的繼父頭上。

他原本覺得自己已經夠不幸的了:幾歲時父母離異,母親再嫁後遇到的又是一個二不掛五,沒有多少責任心和家庭責任感的男人。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他發憤圖強,努力讀書,最終考上了大學,算是在一定程度上逃離了命運給予他的安排——當然,不去看他生命的後半段的話——,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總還算過得去。

但關萍呢?雖然有親生父母,但那還算親生父母嗎?連王吉昌這個不靠譜的養父都大大的不如。王勃還可以通過讀書來改變自己的命運;關萍呢?就連逆天改命的機會都直接被親生父母生生的給剝奪了。如果沒有遇到重生後的自己,未來的她,還不知道會遇到怎樣的苦難與折磨。

前世,王勃在網絡中看到過各種各種的人間慘劇,比關萍造孽十倍的都有,但那畢竟隻是新聞,不管多麼聳人聽聞,也僅僅是新聞而已,跟透過畫麵看伊拉克,阿富汗戰爭所展現出的人間悲劇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本質上都是看戲,看悲情戲,之後發幾句牢騷,感慨兩句“江河日下,人心不古”,如此而已。

發生在關萍身上的悲劇是第一個王勃在現實中遇到的實例,親眼所見,親耳所聞。

憤怒嗎?那是當然的。但憤怒有用嗎?幾乎沒用。除非關永祥再繼續對關萍進行暴打,否則王勃一個外人沒有任何立場去管人家的家事。

同情嗎?那是必定的。但王勃覺得對一個人光是同情那隻是撒廉價的狗血,除了滿足自身的道德感外,於當事人本身並未多少實質性的幫助。而實際上,當幾天前王勃叫自己的繼父去找李中華的那個晚上,關萍的命運已經被他改變。這才是王勃對她的最大的“同情”和“憐憫”。

王勃什麼也沒說,隻是輕輕的走過去,將哭得梨花一樣的關萍抱在自己的懷中,一邊用手輕輕的拍著關萍的後背,一邊仿佛自言自語,仿佛是說給關萍聽,又仿佛是說給他自己:“別擔心,你已經獲得了重生!噩夢已經過去,未來會越來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