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3 / 3)

玉虛宮

玉虛宮全稱“玄天玉虛宮”,相傳真武帝得道升天後曾被玉皇大帝封為“玉虛相師”,故玉虛宮建成後,被永樂皇帝欽定為“玄天玉虛宮”。始建於明永樂十一年(1413年),明朝中葉嘉靖年間又得到了擴建,放眼望去了無邊際。古人讚譽玉虛宮是“隱三台十州之羽客,度九州萬國之蒼生”的聖地,明朝著名文學家王世貞也不禁讚歎:“玉虛仿佛秦阿房。”當年玉虛宮是管理整個武當山的大本營,在明朝兵權是極敏感的事,而武當山作為皇家廟觀由皇帝特許蓄養500道兵.以保各宮觀的安全。這在全國各道場中是獨一無二的,由此可見當年武當山的顯赫之勢。現存部分建築和遺址,其宮牆高大厚重,猶如月闌繞仙闕,卷拱三孔宮門由巨大的精雕瓊花須彌石座托襯,兩翼八字牆鑲嵌琉璃瓊花圖案,朱碧交輝,壯美富麗。

南岩

南岩又名“紫霄岩”,因它朝向南方而得名,為道教所稱真武得道飛升的“聖境”。它的全稱是大聖南岩宮,將武當山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結合得非常完美,是武當山三十六岩中風光最美的一處。明永樂十一年重建,今存石殿、南天門、碑亭、兩儀殿等建築。據記載,唐朝八仙之一的呂洞賓就曾在南岩修道,至今這裏還留有他作的一首詩。南岩景觀多而獨特,有一峰兀起、景色秀美的飛升崖,有伸出絕壁的龍頭香,有建在危崖上的古石殿。工匠們巧借地勢,依山傍岩,使個體精致小巧的建築形成了大起大落、頗具氣勢的建築群。南岩的古建築,在手法上打破了傳統的完全對稱的布局和模式,使其與環境風貌達到了高度的和諧統一。

紫霄宮

紫霄宮初建於宋宣和年間,據文獻記載,宋徽宗信奉道教,自稱教主道君皇帝。一次他做夢,夢見了“火神”,有一方士為他圓夢,說要派水神到南方壓鎮才能無憂。於是便在這裏建造道觀,賜名“紫霄元聖宮”。宋末金兵南下,紫霄元聖宮橫遭塗炭,元世祖忽必烈想利用宗教穩定民心,再次大興土木重建紫霄宮,使紫霄宮成為“國家祈福之地”。

紫霄宮背依展旗峰,麵對照壁、三台、香爐諸峰,右為雷神洞,左為禹跡池、寶珠峰。周圍山巒天然形成一把二龍戲珠的寶椅,因此明永樂皇帝封之為“紫霄福地”。紫霄宮規模宏大,氣勢磅礴,因其為皇家祈福之地的特殊地位,故布局莊重,陳設考究,各殿堂內道教崇奉的神、仙濟濟一堂,構成了神秘玄虛的神仙世界。紫霄大殿是武當山唯一一座重簷歇山式木結構殿堂,這座在全國古建築中屈指可數的抬梁式大木結構的道教建築,利用地形落差,建在三層崇台之上,更顯其宏偉壯觀,氣勢軒然。有著千年曆史的紫霄宮,其順應自然的建築思想,充分體現了道家文化的內涵,遺存有豐富而生動的古代文化內容。

金殿

金殿是武當山的象征,也是武當道教在皇室扶持下走向鼎盛高峰的結果,堪稱國寶。它坐落在海拔1612米的武當天柱峰之巔,建於明永樂十四年(1416年),進深為三間,高5.54米,長4.4米,寬3.15米,全為銅鑄鎏金,是世界罕見的銅建築精品。

據考證,金殿是在北京鑄造成構件,從水路運至古均州,然後由人工搬運至天柱峰拚

裝完成的。近期考證發現,承托金殿的兩塊巨大的底座,其材料是有著數億年曆史的化石,

也是從外地運來的。銅鑄鎏金的金殿為重簷廡殿式仿木結構,是當時中國等級最高的建築規製,僅麵飾鎏金就耗黃金60公斤。金殿殿頂翼角飛舉,上飾龍鳳、海馬、仙人等吉祥之物,

栩栩如生。金殿雖為銅鑄,但其結構殿身的立柱、梁枋以及瓦鱗、窗欞、門檻等諸形畢備,且每塊鑄件之間嚴絲合縫,渾然天成。金殿曆經近600年的風雨雷電、嚴寒酷暑,至今仍金光奪目,它的熠熠光彩體現了中國古代匠師高超的技藝,是我國古代鑄造工藝的驚世之作,也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和古代科技水平的曆史見證。

太和宮大殿

太和宮在明代稱朝聖殿,建成於明永樂十四年,清康熙以後稱為太和宮大殿。它還有一個俗稱,叫金頂,明永樂十年明成祖朱棣下令敕建,曆時四年,在險峻陡峭的峰頂建成這雄偉瑰麗的建築群。明嘉靖年間擴建之後,以金頂城牆為界,牆外麵的稱為“太和宮”,牆裏麵的叫“紫金城”,又叫“金殿”,而事實上,它們原本就是一個整體。

額書“大嶽太和宮”的朝聖殿前麵建有無牆閣,梁棟上彩繪各種圖案紋飾,精美絢麗。兩側為鍾樓和鼓樓,鍾樓裏懸掛明永樂十三年鑄造的巨大銅鍾,擊之萬山回應,如滾驚雷。太和宮大殿為磚石結構,歇山頂式,琉璃瓦屋麵,牆體下那為石雕須彌座。殿裏供奉著十幾尊神像,其中真武大帝、執旗捧劍等造像為銅鑄鎏金。太和宮大殿明清兩朝文物同置——堂,反映出許多曆史文化內涵,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五龍宮

五龍宮背依靈應峰,上接五龍峰,環繞清幽,狀態原始,曆史上補被稱為“神仙窟宅”、“靈應之地”。據《太和山誌》汜載,公元七世紀初的唐貞觀年間(公元627—649年),天下大旱,唐太宗李世民遣均州太守姚簡上:五龍祈雨。姚簡在這裏遇到五位儒生,自稱五龍君,向其求雨,結果大雨如注,解除了天下旱災。於是太宗下旨建造五龍祠,從此拉開了武當山占代建築的序幕。

明永樂十年,明成祖朱棣大興武當,在五龍進行了大規模建築,賜額為“興聖五龍宮”。到了明嘉靖年間,五龍宮各類殿宇道房達850間,古人盛讚五龍宮是“層層曆落怪鬆,擁殿千朵芙蓉”。我國古代著名道教人物尹喜、尹軌、馬明牛、陳摶等,都在這裏修道有成。五龍宮附近的道教遺存非常多,華陽岩、尹仙岩、靈應岩、淩虛岩、老姆岩、自然庵等,不僅風景優美,也是武當道教發展的曆史見證。

【旅遊小提示】

交通

鐵路:由於武康二線的建設需要,撤銷原武當山火車站。乘火車前往武當山的遊客,可先乘至十堰站,從十堰乘旅遊巴士,半小時即可到達武當山。截止到2009年,經由武康二線、襄渝線的列車全部雙向停靠十堰站,列車通達全國大部分重點城市。

公路:經由漢十高速,在十堰市境內的武當山收費站下高速即可。

收費

山門:180元/人(包括110元的門票和70元的景區內車票)

金頂:20元/人

紫霄宮:15元/人

住宿

武當山城區可供住宿的地方很多,小到價格便宜的旅館,大到設施中高檔的賓館酒店有數十家之多。在山上的烏鴉嶺一帶也有許多提供住宿的賓館飯店以及大小旅館,一般價格稍貴於山下。另外如果想體驗一下特別的感覺,還可在山上的庵堂裏借宿一宿。

武當山賓館:

地址:武當山特區永樂路33號電話:(0719)5665548

天祿度假村

地址:南岩景區紫霄宮東側電話:(0719)5689116

玄武賓館

地址:南岩景區烏鴉嶺停車場電話:(0719)5689175

老營飯店

地址:武當山特區太和路1號電話:(0719)5665347

銀苑賓館

地址:武當山特區太和路36號電話:(0719)5665440

惠苑賓館

地址:武當山特區永樂路31號電話:(0719)5665458

餐飲

武當山所屬地區以鄂菜和川菜為主,均屬中國七大菜係之一;而武當山特有的道家齋菜也頗具獨到之處,它取佛道兩家素菜烹飪的精髓,注重本色,口味鮮醇,在紫霄宮和太和宮中都可品嚐到。另外如果要吃武當山當地的小吃,可以去玉虛宮一帶的“永樂盛世”仿古街,那裏的小吃店鱗次櫛比。

氣候

武當山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垂直氣候明顯,氣溫隨海拔高度遞減,最佳旅遊時間是春秋兩季。全山分三層氣候區:高層即朝天宮至金頂,海拔1200—1600米,年平均氣溫8.5℃;中層即紫霄宮至朝天宮,海拔750—1200米,年平均氣溫12℃;底層,在海拔750米以下的太子坡和武當山鎮等地,年平均氣溫則在15.9℃左右。

電話

景區電話:(0719)56685675665639

十堰市旅遊投訴電話:(0719)8683356

湖北省旅遊投訴電話:(027)87124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