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潭瀑
龍潭瀑位於嶗山八水河中遊,於百尺懸崖飛流直下,噴珠吐玉,狀如龍舞,故名“龍潭瀑”。潭中碧水凝寒,清澈見底。山雨過後,洪湧瀑注,飛騰叫嘯,蔚為壯觀。
九水十八潭
嶗山主要遊覽區之一,長約三公裏,由眾多景點組成,統稱為九水十八潭。一水有“至柔潭”,二水有“居卑潭”、“未封潭”、“未始潭”,三水有無隅潭”、“無極潭”,四水有“自取潭”、“俱化潭”、“中虛潭”,五水有“有間潭”,“得魚潭”,六水有“得意潭”、“無幾潭”、“不滯潭”,七水有“餐霞潭”、“飲露潭”,八水有“清心潭”,九水有“洗耳潭”、“潮音瀑”等重要景點,曾以“九水明漪”之譽嶗山十二景之一。
【旅遊小提示】
交通
嶗山位於青島市,因此可以通過航空、鐵路、公路、水運抵達青島,然後再遊覽嶗山。
目前嶗山遊覽線路共有四條其中陸路三條(南線,東線,中線),水路一條。
南線:由香港東路或東海東路向東經沙子口,登贏,流清河奔太清宮,主要遊覽太清景區。如果時間允許,可再去上清景區或去巨峰景區;也可去棋盤石景區。此條遊覽路線距離近,可觀幾個著名景點,並可當天輕鬆往返。
東線:由李滄區李村出發,先向北轉東,經惜福,王哥莊到仰口主要遊覽仰口景區,如果早晨出發時間較早,遊覽行程緊湊,剩餘時間較多,可向南遊覽棋盤石景區或直奔太清景區由南線返回。
中線:也是由李滄區李村出發,向東經北龍口轉北,經北宅,烏衣巷赴北九水景區。若時間允許,此線可於途中遊覽華樓景區;亦可驅車經柳樹台攀巨峰,步行過潮音瀑亦可達巨峰。由大嶗觀可轉赴仰口景區。
水路:由青島灣旅遊碼頭乘船遊覽海上風光,在太清灣登陸,主要遊覽太清,上清景區。
收費
巨峰遊覽區進山門票:70元/人(旺季),50元/人(淡季)
流清遊覽區—棋盤石遊覽區—仰口遊覽區進山門票:70元/人(旺季),50元/人(淡季)
北九水遊覽區進山門票:50元/人(旺季),30元/人(淡季)
住宿
遊嶗山後,可以返回市區住宿,住宿的選擇非常多,標準不一。此外,嶗山景區住宿的地方也很多,還可以住在農家,品嚐農家獨特的農家宴。
青島市嶗山夏日酒店
地址:青島市嶗山路36號29號樓電話:(0532)88800555
青島賓館
地址:青島市高科園秦嶺路17號電話:(0532)88897777
紅日賓館
地址:青島市香港東路214號電話:(0532)88250999
嶗山迎賓館
地址:山東省青島市李村源頭路23號電話:(0532)87896385
青島望海軒酒店
地址:青島市同安路189號電話:(0532)66710888
青島遠洋大酒店
地址:青島市秦嶺路18號電話:(0532)80969999
氣候
嶗山屬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溫適中,夏無酷暑,冬少嚴寒。具體表現出春冷、夏涼、秋暖、冬溫,晝夜溫差小,無霜期長和濕度大等海洋性氣候特征。嶗山旅遊最佳季節是6—9月,此時溫度一般在20℃—28℃,氣重雲低,是登上巨峰觀賞雲海的最佳時機,若是宿雨初晴,更能見到巨峰彩球、獅嶺橫雲等罕見奇景。此外,8月有青島啤酒節,而且此時海水已經溫暖。
電話
景區電話:(0532)888990008898866
青島市旅遊投訴電話:(0532)85912000
山東省旅遊投訴電話:(0531)82963423
雲夢山
雲夢山,又名青岩山,在河南淇縣西南15公裏。屬太行山脈,主峰海拔577米,峰巒迭嶂,山嵐霧靄,雲蒸霞蔚,氣象萬千,泉水潺潺,百花爭豔,素有“青岩表仙境之勝”之稱。
雲夢山之所以是道教名山,主要是因為雲夢山的鬼穀子與道教有著極深的淵源。傳說,鬼穀子是老子的弟子,是其思想的衣缽傳人。明代李傑在《道藏目錄詳注》中說:“鬼穀先生,晉平公時人,姓王名栩,不知何許人,受道於老君。”在藝術作品中,鬼穀子也多是道士形象。東晉郭璞《遊仙詩》詩中說:“青溪千萬仞,中有一道士,雲生梁棟間,風出窗戶裏。借問此何誰,雲是鬼穀子。”《錄異記》中說:“鬼穀先生者,古之真仙也,雲姓王氏,自軒轅之代曆於商周,隨老君西化流沙,洎周末複還中國,居漢濱鬼穀山。受道弟子百餘人。”《全相評話七國春秋》中,有鬼穀子與蘇代的對話,在對話中鬼穀子自稱“貧道”:“告大夫,貧道目今第一老鈍,第二養性自安。”在各地的鬼穀遺址中,也多數都有過道教活動。
【著名景點】
南天門
到雲夢山,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南天門。南天門在雲夢盆地埡口的南山峭壁下,就山崖的鍾乳石而建,上下兩層,由四根柱石構成,形似大門。上層是鍾乳石自然形成的一尊白衣觀音。整個門洞全由石料構成。南天門東側,就石鍾乳雕成的一條巨龍,翹首張目,望看觀音,似乎在聽觀音的吩咐,時刻準備把吉祥降到人間。
映瑞池
原名三溪池,為雲夢山水簾、青龍、龍背三溪彙流處,在雲夢山狹穀東段埡口,鬼穀先生當年常攜弟子來此習武,曆代墨士騷客進水簾洞遊覽都過此,有迎霞聚瑞之涵,故易名映瑞池,池水清澈,碧波蕩漾,朝映霞輝,暮銜星月,水色天光,魚兒嬉戲,美不勝收,池中有一井,名曰“鬼穀井”,為緬懷鬼穀而名每年夏秋,池水從壩頂溢出,形成飛瀑,蔚為壯觀。
水簾洞
水簾洞,在雲夢盆地南山陰半山崖,係鬼穀先生隱居之所,又是聚徒講學之地。洞高10米,寬6米,進深80餘米,是一天然洞穴。洞頂奇形怪狀的鍾乳石比比皆是,如珠似玉的水珠順著鍾乳滴落石上,如墜玉盤,叮咚有聲,猶如古人撫琴開箏。串串水珠恰似一幅珠簾懸於洞口。故名水簾洞。“碧水為簾山頭掛,紅桃似錦洞口開”,就是這裏景色的寫照。洞之深處有一泉潭,水晶瑩甘冽,夏秋之季,泉水溢出洞外,形成一道飛瀑,直瀉映瑞池,群眾為之洗洞。
洗塵洞
洗塵洞即孫臏洞,在水簾洞右側,依山鑿就,開鑿於明代,麵闊三間,洞口兩側矗立石雕旗杆兩根,洞內石楹二排六柱,每根上刻有楹聯和人物故事,圖像清晰,造型生動,構圖嚴謹,刻工不遜。洞門以石雕成,雖然不大倒也古樸,內奉孫臏坐像,嚴肅莊重。
倒坐觀音殿
倒坐觀音殿,是一座回廊式卷棚歇山飛簷建築,內奉一尊石雕南海大士,麵壁而坐。這樣的石刻選像在我國實屬罕見。令人沉思回味的倒是殿門的楹聯:“問觀音為何倒坐,因世人不肯回頭。”寓意深刻,鞭韃了那些口是心非、表裏不一的偽君子。
毛遂洞
水簾洞正下方,是一天然洞穴,約20平方米,洞頂全由鍾乳構成,狀如雲朵,千姿百態。洞前有抱殿三楹,卷棚歇山式建築,小巧玲瓏,雕梁畫棟,外有石欄,站在這裏可以俯視北山廟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