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寫一部小說,以紀念多年看小說的日子。小說題材很多,我比較喜歡的類型是科幻的、現代都市的、修仙的、穿越重生的一類小說。但是,下筆寫的時候,確不知道寫什麼好,明明有一個好的故事,卻不知構思、不知去哪方麵下手,碌碌無為好久。於是,為能夠觸發一點靈想,我決定,想到什麼就寫些什麼,前期可能會雜亂無章,但等我整理起思路來,會有成就的,相信自己。
第一章.開始
我是出生在一個農村的小男孩,1993年12月26號是他出生的日子,記得1893年12月26號是我們國家一位領導人剛好差100年。百年前,他的出生,帶領人民推翻強權,帶領我們走向輝煌的未來。於是,我想百年後的我也會有此偉大的創舉。
其實,我的出生是一個非常平淡的事,沒有天象的異變,更沒有狂風風雨,有的隻是在家人期盼下,我的一聲響亮的哭聲中誕生了。爸媽給我起了一個普通的名字,但我喜歡以昶來叫自己。接下來我就以昶的人稱來寫。
昶的出生,給家裏的人帶來歡樂,帶來了未來。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日子的一天天過去,該怎麼樣的生活,還是怎麼樣生活,該苦的,還是要苦的,生活就是這麼過去的。首先,昶生活的家。家裏三口子,爸、媽還有昶,很簡單。再往外來說,昶的父親,即昶的爺爺,他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昶的父親排行老三,村中外號“老小”,是一個木匠,手藝還不錯,在村裏也小有名氣,這名氣不僅僅在於木匠活計,還有的是更多的實際作為,這個先不多說,後文有。與老大的關係,從先期的和睦到後來的見麵是路人,之間的曲折也諸多。老二還好,很早搬到了外地卻一直保持著兄弟情。昶的姑姑,可以說是對昶一家人關係最好的,可惜一直身體不好,生完孩子後就未能下床,病情越加嚴重。再來說一下爺爺,昶的感覺,爺爺是一位有著應對世事百態的艱辛而飄然走過,回憶當年悄然吐露,有喜有悲,有血有肉。奶奶文化少於封建思想半於封建,難於去了解,就於偏心而致諸多矛盾。至於其他兄弟姐妹,三個哥哥,兩個姐姐,我是最小的一個。昶的母親先放放,情況有點相同,而又有點相反。
“昶,回家去”,在我昶正在和其他小夥伴玩彈珠時的一聲喊叫,昶隻得拿起彈珠往家走。讀小學的昶還不懂什麼事,隻要玩的開心。其實,這已經不知道是第幾次被母親喊回去,像這種一般以說教與罵的結合。母親同意我和別人玩,但帶有賭博性質的,危險的地方,不道德的事,凡是見到一次,就先直接帶回家,再以說、教、罵、打相結合,目的是為了讓不懂事的昶記住這事。
在農村小時候的昶,一個人時,喜歡去山裏走走,看看山外山。帶著各種想象去山中,通常折一根稱手木棒,披荊斬棘而前行,去找一個自己也不知道的東西,卻樂此不疲。站在大自然的天空下,能夠讓我心情愉悅,把煩惱拋出去,沿著蜿蜒的小溪,逐漸的遠去。有時候,昶想大聲的對著前方的那一座熟悉而安靜的山滿懷激情的喊叫一聲,卻一直沒有去實際行動,他怕驚擾了山神,不願去打破這份寧靜、安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