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文秀公主大婚,按例須先前往太廟拜祭祖宗,然後去朝陽殿拜別長輩,因甄德妃病重,皇上特許文秀公主從朝陽殿出來後,再前往德延宮拜別甄德妃,最後出宮前往曾府。太子妃受命於皇後,總理大婚慶典,所以寅時剛過便起來盛裝打扮,卯時便由小順子陪著匆匆趕往錦繡閣打點一切。我百無聊賴地在太子宮裏打轉,給竹沁園裏的花草澆水,給養生池中的魚兒喂食,給梵絲苑裏的鳥雀添水,仔細伺候著這些嬌貴的花鳥寵物。
大約過了個把時辰,太子妃回來了,此時我早已乖乖地候在榮祺殿門口,從小順子手中接過太子妃,扶她到寢宮休息。茶是重複不停地泡著,隻等太子妃回來喝的。小順子給倒了茶,站到我身邊等太子妃吩咐。
太子妃輕輕吹了吹滾燙的茶,“小順子,去把本宮昨兒讓你準備的東西拿來。”
“是。”小順子應聲便跑了出去。我偷偷望著小順子的背影,心想好不容易把公主大婚的事了結了,太子妃又要折騰什麼。
“想問什麼就問吧,本宮今日有問必答便是了。”太子妃如此直白,反倒讓我不自在了。
“公主,嫁了?”我遲疑了一會兒,隻從喉嚨裏擠出這麼個傻問題。
太子妃果然笑了一下,然後正經回答我,“嫁了。”我正猶豫著下個問題該怎麼問,小順子就抱著一隻錦盒進來,也不遞給太子妃,而是直接朝我走來。“拿著吧,是本宮賞賜你的。”太子妃頭也不抬地說,我立時感到手裏被塞了東西進來,低頭一看,錦盒已安靜地躺在我懷中。
“打開看看吧,看喜不喜歡?”小順子倒是說得真心實意。
我沒有立刻打開錦盒,而是疑惑不解地問,“娘娘,這賞賜……”
太子妃笑盈盈地看著我,“你勸阻文秀公主有功,使一場大難得以化解於無形,這點賞賜,算不得什麼!”
原來是為了那天的事。弄清楚原委後,我打開盒蓋,發現盒內居然是百合珍珠發簪,七顆大珍珠被金銀雙色絲線穿著勾勒成北鬥七星的模樣,每顆珍珠都是一朵翠百合的花蕊,遠比肖玉華那枚單花單珠的更加精致、華麗、名貴。我知道宮裏的賞賜不是隨便能拿的,何況還如此貴重。我合上蓋子,走到太子妃正對麵跪下,將錦盒高舉過頭頂,“娘娘,這賞賜太貴重了,奴婢怎麼承受得起?”
太子妃笑而不語,伸手覆在錦盒上,輕輕用力,將我高舉過頭的錦盒壓低至我的胸前,我舉著錦盒的模樣漸漸變成捧著錦盒的模樣,“好好收著,自然有你能戴的那一天。”
“娘娘……”我抬頭看著她,有些惶恐。
“同樣是替主子辦事,她肖玉華沒辦成都能有賞,你做得如此成功,本宮豈能視而不見,吝嗇小氣呢?”
我懵了一下,努力瞪大的眼睛冷不防眯了一下,“替主子辦事?肖玉華?”
“不然你以為,她從樹上掉下來是為了什麼?”太子妃把我拉起來,狡黠的目光盯著我,讓我心中生出一股寒意。
“不是為了能留在宮裏嗎?”我脫口而出。其實肖玉華受傷的事我早有懷疑,隻是公主大婚的事已讓太子妃心煩,何況證據不足,我怕若是自己胡思亂想搬弄是非,恐怕害人害己,便始終藏著不說,如今才發現,不是自己想得太多,而是根本想錯了、想少了。
“哈哈哈哈,”太子妃掩麵而笑,“你倒是跟萬淑寧想到一塊兒去了。”
“安國郡主?”我想不到這事情她也摻乎進來了。
“肖玉華前腳剛受傷,後腳紀雙木的參湯就到了,這參湯可是要熬上好幾個時辰的,難不成紀雙木是神算子活神仙,早算準了肖玉華會斷腿折腰?肯定是心中有所懷疑,又怕冒冒然探病有所唐突,這才從不知誰的口裏省下了那點湯,拿去給肖玉華做個幌子。肖玉華也不是個笨的,可她們一個是高高在上的郡主,一個是寄人籬下的宮婢,這說不說穿都不打緊,隻是萬淑寧初來乍到,不知底裏,所以也隻能想到這一層了。”太子妃仔細分析著,那些我看見了卻沒有深究的細節,都在她口中被一一剖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