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抿唇笑著點頭,留意到一旁宋家酒樓的掌櫃聞言臉上微微變色,知道老爺子這是有心護著他們。
有他這一句話在,雖說七夕不知道他到底是什麼身份,但顯然宋柯然對他極為恭敬,不管宋家之前是存了什麼心,有此顧忌都別想要動七夕家裏的生意。
老爺子也沒繼續坐下吃飯了,擺手讓那掌櫃的別去後頭說,就站起來一起往外走,一邊隨口問道:“小丫頭,剛才那些話都是誰告訴你的,我可真是少見鄉下小丫頭說出來道理一套一套的。”
宋嬌然嘴裏的鄉下丫頭自然是瞧不起,這老爺子說出來就真的是好奇了。
七夕抬頭笑道:“沒人跟我說,我家裏爹娘都認字,我們兄妹也都跟著學了,也看過幾本書,這些就也懂了,尤其是我大哥二哥,在學堂念書念得很好。”
“喔?”老爺子聞言轉頭看著沈敬文,“你在念書?”
“現在沒念,我家裏剛分家出來,沒錢供我哥,不過已經開始做生意攢錢了。”七夕看大哥微微一頓,就搶過來話老實道,接著又說,“而且我哥不去學堂了也每天都溫書,等我們攢了錢,來年開春就讓我哥繼續念書,學堂裏頭的先生說過,我哥這麼用功念得也好,往後指定能出息。哥,你學堂那個學問很好的先生,他是不是這樣說過?”
“是溫先生。”敬文伸手拍了小妹一下,這才笑著道,“季先生見笑了,我小妹亂說的,這都是應當的的,書不可一日不讀,就算不能去學堂,自己也不能落下。”
“好,有心想念書,不拘何時何地。”老爺子聞言多看了敬文一眼,這孩子竟是知道他的,可剛才卻是沒表現出來。
“是,謹記先生教誨。”敬文這才以一個學子的身份道。
老爺子也沒提出要幫著什麼的,剛才聽這倆孩子幾句話就知道,應該是有心勁兒的,這樣的孩子應該不屑於旁人的施舍,隻等他們自個兒努力就是了。
約好了酉時初老爺子派人去客棧取餃子,眾人這才在酒樓前頭分開。
剛才的事兒讓爺仨心裏頭都有些介懷,回頭瞅瞅宋家的酒樓,這地方真不會再來了。
好在最後沒啥事兒,沈承厚就惦記著這時候上哪裏去找薺菜,小閨女卻告訴他私下帶來了。
“薺菜在我屋兒呢,我尋思這東西愛吃的人不多,就想來賣個新鮮,也沒拿去趙家,剛才忘帶出來了。”七夕臉不紅氣不喘地道,“咱先去買東西,回頭就去客棧包餃子。”
“不去趙家?”敬文剛才還真以為他們要去趙家包,“那咱啥啥都沒有,咋包?”
“跟客棧借,他們指定啥都有,是趙家送咱們過去的,他們都看在眼裏,咱們借個東西指定能借來。”有時候還真得借借人家的名頭,總比跑去趙家麻煩人家好。
“而且不急,這才早上呢,咱先去把東西買了,回頭也得買點兒麵啥的,咱就給老爺子包一些帶著,不用太多,我看十來斤就差不多了,咱仨人包,很快的。”
七夕心裏算了一下時辰,就是下午再回客棧包也來得及,還是先去買東西,給家裏要買的東西不少,趁著上午都買好了也省得還掛心了。
“那咱這餃子不賣了?”沈敬文故意問道,其實已經看出來妹妹的意思了。
“是暫時不賣了,雖說不是哪家都像是宋家酒樓這樣,可咱們就半天的功夫,這樣誤打誤撞的,想要賣出去確實不容易。”七夕搖頭道,“縣城不比小地方,私下裏的說頭怕是不少,從長計議吧,不是放棄,而是不能這麼蒙頭漲腦的。”
吃兩次虧受兩次挫折也沒啥不好的,至少知道啥事兒不是想想就行的,地方越大規矩越多,不管是明麵兒的還是私下的,再有跟宋家的矛盾雖說因為老爺子的關係暫時還沒事兒,可顯然現在不是去推餃子的好時機,七夕覺得得好好想想再說。
說到買東西,剛才被弄得有些不快的爺仨也重新高興了起來,畢竟是要給家裏添置新衣裳啥的,要買啥七夕心裏頭都有數,就把收在懷裏的單子拿出來,準備照著一樣一樣買。
爺仨商量了一下,準備先去買料子,棉花啥的太多太占地方,得最後買,要不實在是不好拿。
就奔著鋪子多的大街去了,先看了街頭的幾家門麵不大的鋪子,看上的布料啥價錢都心裏有數了,這才又奔著最大的綢緞莊就去了,七夕想去瞅瞅人家都有啥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