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鴻蒙未開蝦米初生
話說那混沌未開之時,就有許多生靈於鴻鈞座下聽道。有那盤古,女媧,接引,準提,金童,玉女,東皇,鯤鵬,孔雀等等眾生。平日裏準時前來聽講,倒也相安無事。
卻說鴻鈞座下又有一蓮池,池中有無數水中生靈,雖然聽講,但爭鬥不止。
其間有一螃蟹,居於一蓮藕藕眼之內,心性靈巧,知道混沌不久,趁此機會多多聽道才是正事。是以平日裏深居簡出,除了聽道之時出水之外也不參與爭鬥,隻坐在藕眼之內修行,練的一身廣大的神通。
一日,母蟹聽見幾聲人語,隻道是鴻鈞前來講道。出了蓮藕而來,你道她什麼模樣,有一聯詩讚曰:
巨螯亮閃,八爪橫盤,兩眼炯炯真火旺,背殼青青理方圓。
母蟹出來白藕,卻見眾多魚類廝殺在一起,你不讓我,我不讓你,互相咬來嚼去,哪個身子上也有百十來道傷痕。那滿池清水盡被攪得混濁不堪,血腥味甚重。
母蟹見狀冷笑一聲,繞開戰場,直上水麵去了。正行到一半,一隻鰱魚紅著眼張開大口直朝母蟹而來,卻是把母蟹當作敵手了。那母蟹也不爭鬥,八隻巨足搖動幾下,劃開水來,向前一竄,避開鰱魚。卻不想那鰱魚緊追不放,巨尾一擺,追上母蟹,朝著青殼便是一口咬下。這蓮池之中生靈俱聽過鴻鈞講道,都有些手段,這一嘴下去直把母蟹咬的青殼顫動,身軀不穩,倒是未有傷及根本。
那母蟹大怒,兩隻巨螯哢哢作響,反身隻一鉗,便將那鰱魚絞殺了去。卻沒想這一動手,招惹了更大的是非,一時間眾多鰱魚猛撲上來,圍住母蟹就是亂咬。
那母蟹也是神通廣大,晃一晃身子,變做一中年婦人,手執兩股長劍。玉手將長劍舞得生風,近旁幾隻鰱魚還未來得及閃躲,就被削成了碎片。那些鰱魚更是發起狂來,紛紛變做人身,各持兵器,向母蟹圍去。母蟹公然不懼,手中長劍大開大闔,那被劍鋒掃中的鰱魚一個個掉落水裏,生死不知。這劍乃母蟹的巨螯所化,內含劇毒,觸著就死。
可憐母蟹雖然神通廣大,可奈何雙拳難敵四手,這一場殺了約莫有三個月,母蟹的威力漸漸減了。加之身懷六甲,體形胖大,早已被傷得渾身血痕。母蟹漸漸的累了,眼皮也有些沉重。就這一刹那的失神,母蟹身上就被砍了幾下(這幫鰱魚群毆啊!),有一劍穿心而過。
再說鴻鈞道人,那母蟹日日都來聽講,近三月卻不見蹤影。老頭掐指一算,暗道一聲不好,用手一指,將水分開來。一水柱衝天而起,母蟹伏在水柱之上,身軀孱弱,已是進氣少出氣多了。
見狀,鴻鈞歎一聲,發狠道:“此劫乃是那魚類爭鬥引起,汝等不來聽講還倒罷了,居然也阻撓他人。今日吾定要懲戒爾等。”說罷彈出一顆紅丸來,那紅丸入水即化,分散開來,一時間池中水波殷紅,波濤如血。魚類被紅水所染,頭腦即刻變得愚笨。是以後世難有魚類成道者。
你道鴻鈞為何另眼看待這母蟹?原來這盤古等人雖然是人身,但也因人身,比這母蟹懶散得多。鴻鈞也如那凡俗的老師,自然喜歡這勤快的學生。
那母蟹卻不看那魚類,曲起身子,奈何一身創傷,身子沉重,隻得向鴻鈞拜了一拜,道:“還望老師救救我腹中的孩兒。”
鴻鈞又歎一聲:“天數也!”微微一笑,揮手化開母蟹軀殼,就見一隻黃色蝦米與一隻白色蝌蚪微微顫動,身量甚小——其實說小也不小,隻不過在鴻鈞眼中不論螻蟻聖人都是一樣罷了——確實可愛。鴻鈞再看一看那母蟹軀殼,隻剩一黃一白兩隻眼珠,便將那兩顆珠子用大法力祭煉一番,成就先天鴻鈞至寶,便將黃珠與了蝦米白珠與了蝌蚪,道:“汝等乃母親身體所化,天生便有精氣,這眼珠,就做了汝等的護命之寶罷。”更驚異的是,那蝦米與蝌蚪俱向鴻鈞叩拜二十四拜,口中恭問:“老師聖壽。”
女媧笑道:“老師可是得了靈徒了。”但那盤古卻是臉色發青,閉口不言,。其餘眾人也隻是看一眼那蝦米與蝌蚪,也不言。
等得那蓮池中池水清透,隱隱泛出清光,那光也不強烈,卻偏偏可通天透地。鴻鈞見此情景,略愣一下,才將蝦米與蝌蚪拋入水中。那二小物徑直竄入母蟹原來居所之中。鴻鈞更是喜歡得了不得,不住得連連捋須。
這便是:
混沌未分爭鬥便起,鴻蒙不辟日暮向西。
(天音:這詩真爛!蝦米:你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