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十六丶種下一顆種子(1 / 2)

——————————————————————

聖後走了,觀道台下的人群也逐漸散去了。但觀道閣上的人卻並未有人起身離開。有的閉著眼,有的雙眼無神,有的低頭沉思。他們都在悟道,因為老人的一席話,都陷入了悟道之中。

一些老一輩的人看的這情景,不由感慨,能上觀道閣的人,都無平庸之輩。

最先從悟道中恢複過來的是林永生,他笑了笑,神情有些苦澀,似自言自語般說道:“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可惜了安雨落沒來京都。”

說罷,就欲抬腿離開觀台。

而此時,大公主不知在何時也是從悟道中恢複過來,轉頭對林永生說道:“稍等片刻,請諸位到真鳳閣一敘。”

林永生聞言,又是坐了下來,顯然答應了大公主的邀請。

隨後,在不久的時間裏,觀道閣的眾人也是一一從悟道中醒來,也都接受了大公主的邀請,繼續在觀台上坐下,等待其餘人醒來。

片刻之後,觀道閣上隻剩下葉岷、宮凡、胡若寒三人緊閉著雙眼,似乎沉浸了在悟道之中。眾人無不驚奇,悟道時間的長久,並代表每個人的資質好壞,卻也說明眾人悟到了多少東西,林永生最先恢複,並不說明他領悟的較少,而是他先前就已經悟懂了許多東西,然而有的人也像是林永生一樣,但也有的,悟性不足,才會導致醒悟甚早。而葉岷三人,顯然不是後者,有可能悟的了很多,也有可能先前懂得並不多。

先醒來的是宮凡,伴隨著一道微弱的光芒,從丹田處並發,然後睜開雙眼,逐漸恢複清明。在場的人都有些微微動容,因為他們從宮凡的身上感受到了接近心照境的氣息,也就是說,宮凡從悟道中得到了莫大的好處,以致直逼心照境。

胡若寒也是在宮凡不久後醒來,沒有異象,境界也並沒有提升,不知悟到了多少,或是並沒有實際所獲。此時的玲瓏則是發揮出了胡若寒表姐的身份,一副關心的模樣看著胡若寒,詢問他有無所悟。胡若寒則是搖了搖頭,沒有說話,反而看向了葉岷。

葉岷依舊沒有醒轉的跡象,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葉岷的身上,在等待他從悟道中醒來。甚至有幾個等的不耐煩的弟子,想要驚醒葉岷,卻都被大公主阻止。

——————————————————————

葉岷此刻仿佛到了大道的海洋,被諸天規則所淹沒,心中有著無限的體會。

他感覺到自己此刻仿佛是幹涸的大地,正在被無限的雨露,瘋狂生長的花草樹木,柔和的陽光和淡雅的月光所籠罩著,在滋潤著他。

這是一種升華,自我的升華,道心的升華,也是內心一片枯萎大地的開章。

也是一種進化,修道之路上的進化,開出朵朵道花,開出朵朵大道之實。修行路漫漫,就需要這種進化,這種升華,這種醒悟,悟出片片天地,開拓處處荒蕪。

“不求長生,不求功利,不求富貴,隻求順心順意,看自己想看的景,走自己想走的路,做自己想做的事。這是我的道,也是我的路,我要從此路通向大道,看這片天地。”葉岷心中默念。

他並無沉浸,而是有條有理的悟著,觀著,欲看一條路的風景,就要從頭看起,從初衷悟起。

這是他的道。順自己的心,順自己的意。通過此道,邁向大道,得到一片天地的認可。

他不知道前人如何悟道,也不顧後人如何說道。道就是道,自己的道,不用理會旁人,不用觀前顧後,順著大路往前走,那就是一片風景。

道,是所有的根本,生育萬物,養育萬物,運行萬物,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無所不包,無形無象,本無名字,人強名為道。道無解,也無名,隻是世人強行取名為“道”。色、空、有、無、魔、神、鬼、蟲、家、男、黑等都可是道名,無所不可名。

道是虛無,道是所有,道是人,道是景,道無處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