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文學,石頭傳記頗多,有西遊記,有紅樓夢,然西遊記中的石頭乃是天地精華,紅樓夢中的石頭乃是通靈寶玉。無獨有偶,本文戲說的石頭,雖同樣出自女媧之手,卻獨獨是最不濟、最無用的醜石,命運與以上二石可謂是天壤之別。那醜石自歎:自古英雄多傳記,唯對小卒省墨滴!某見其可憐,便代為傳記,也算是寬了這墮仙醜石之心。
閑話休提,言歸正傳。
遙說洪荒時期,天地一片混沌,萬物皆由金、木、水、火、土構成,天地渾濁一氣,難辨晝夜,莫有日月。盤古承天地之偉業,開天辟地,始有天地、日月、星辰。隨後物換星移,滄海桑田,天下遂分為九州。之後,日月星辰各司其職,子民安居樂業,四海歌舞升平。後來共工與顓頊爭帝位,不勝而頭觸不周之山,導致天柱折,以致兩極顛倒,九州裂,天傾西北,地陷東南,洪水泛濫,大火蔓延,人民流離失所。女媧娘娘采不忍民生疾苦,於大荒山無稽崖煉成高十二丈、見方二十四丈大的頑石補天。
補天之後,女媧娘娘開始用泥造人,每造一人,取一粒沙作計,終而成一碩石,女媧將其立於西天靈河畔。此石因其始於天地初開,受日月精華,靈性漸通。也不知過了多少春秋,隻因齊天大聖孫悟空大鬧天宮,將南天門打得粉碎,天帝令南鬥星君采集天下靈石修葺南天門,南鬥星君來到西天靈河畔,雖見那頑石頗有靈氣,但因惡其外觀醜陋、表麵粗糙,終不入選。那石見未被選擇,竟從細縫處流出兩道淚水,似有無盡委屈。南鬥星君歎道:“非是本星君不選卿,南天門乃天庭之門麵,卿之長相實難登大雅之堂。”言罷駕雲而去。自此之後,那頑石便立下誓言,定要苦心修煉,化石成玉,成為天下人人爭奪的奇物,氣上一氣那些高高在上的神仙。
也不知經曆了幾世幾劫,那頑石吸收日月精華以後,頭重腳輕,直立不倒,竟生出四條神紋,鈍裂為金、木、水、火、土五塊靈石,始皇帝橫掃寰宇,統一六國,分別在燕、趙、齊、魏、楚五國中尋到此五石,以為上天佑福,令能工巧匠精雕細琢,將五塊頑石雕刻為璞玉:金者,名為紫水晶;木者,名為檀香玉;水者,名為綠翡翠;火者,名為血鳳凰;土者,名為黑珍珠。庚即令徐福攜五靈石去東瀛煉製仙丹。不料徐福一去不返,遠赴東瀛之後再無下落。後世漸漸有了傳言,隻要收集這五顆靈石,練成神丹,服下便能羽化登仙,於是修道練術之風氣日漸盛行,世人皆希望能收集此寶,以祈獲得長生不老之術。
這正是:本是山中一頑石,有才無貌被人嫌,破繭成蝶入塵世,可歎人人爭在前。且自歎:人長得醜就是一種無法掩飾的傷!
眾多修道練術門派為了爭奪五顆靈石,自相殘殺,不少門派或被鏟除,或被兼並。蜀山開派祖師南華真人自創四象真經,技壓群雄,由此躋身修道界前列,尤其是到千葉祖師徐伯陽這一代,可謂是處於鼎盛時期。俗話說,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好景不長,徐伯陽的首徒獨孤雲攜帶血鳳凰和四象真經兩件鎮山之寶叛離蜀山,與天邪教公主白羽仙私定終身,給予了蜀山沉重打擊。蜀山弟子劍神玄天宗攜眾修仙之士圍剿天邪教,最終在丹霞峰與獨孤雲大戰三天三日,劫殺了獨孤雲。但離奇的是,血鳳凰和四象真經從此在人間蒸發,蜀山也因此元氣大傷,不再淩駕於眾派之上,隻是與昆侖、天山、普陀、神女四大門派並列,成為雄踞在中州大地上的五強勢力。
常言道,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若論蜀山,有不下千名弟子,其中不少更是響徹中州的修道名士,實力自然不容小覷,尤其傳承到徐子謙這一代,更是人才濟濟,徐子謙被譽為劍聖,與其他四大派掌門並列為當世神話,其座下弟子元、玉、雷、雲、風、青、逍組成“蜀山七子”,更是中州正義之士的中流砥柱人物,聲名遠播,天下群雄無不尊崇,當然“紅眼”的更不在少數,於是江湖各派走上了攀比邪風,盲目擴招弟子,四處搜羅幼子,富人倒也可以花錢買災,唯獨窮苦百姓遭殃,稍有不從,便全家遭至迫害,當真是苦不堪言。
紛擾亂世,淨土少有。離著蜀山千裏之外,卻有一小鎮,名曰萬靈,此鎮依山傍水、風景秀美,地處要塞,水陸互通,往來客商頗多;又因學術濃厚,中科奪魁者頗多,被譽為翰墨之鄉。鎮上有一李氏望族,先祖李公乃是前朝名士,隻因仕途不順,也就辭官歸老,後回到萬靈,置辦了田地,又購買了房屋,此人聰慧無比,算計精明,幾年時間也是富甲一方,不過天降不幸,李公剛到不惑之年就上了肺癆,四處求醫而不治,最終報憾而亡。李公一共有二子,長子名為李坤,性格慵懶;次子名為李亮,嚴謹好學。且說李亮雖有一妻二妾,然竟無子嗣,李亮私下多處尋醫求藥,均是無效。眼見著兄長兒女成群,享盡天樂,他自然是急得火燒眉毛,又因熟讀聖賢書,恥於去醫館求治,以致為此苦惱,終日抑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