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1 / 2)

混沌之初,盤古使清濁二氣分離,形成天與地。

清濁之氣感應交泰,萬物應運而生,分天人鬼三界、神仙鬼妖精怪六大種族,本應平平穩穩地發展延續。偏生盤古隕落之前,悔恨無法見到以性命開辟的世界,這股怨氣起初未曾對世界造成什麼影響,卻隨著時間的推移,濁氣越來越盛,清濁二氣瀕臨失衡。

伏羲察覺情況不對,花費許多年,終於尋得盤古之源所在,以自身清氣注入其中,使濁氣進入沉眠的狀態,暫時壓抑住了情況。誰料就在他忙於此事,沒有主政的這段日子裏,原本積壓的矛盾悉數爆發,眾神不明真相,將災難的緣由歸咎到擁有負神性的諸神之上,為維護世間秩序,讓清濁二氣平衡,眾神聯合向伏羲請命,希望將擁有凶、殺、戰、亂等諸姓的精獸鬼神逐出天境,雙方矛盾愈演愈烈。

為天地平衡,也為天界秩序,伏羲準了眾神的請求,將負屬性的存在悉數驅逐出天界,讓他們的修為增長無法與正屬性的存在相比,以此來減緩清濁失衡程度,誰料一場叛亂,害得伏羲不得不耗費力量,開辟了全新的一界號為魔界,將這些負屬性存在悉數貶斥為魔,投入魔界之中。也正因為開辟一界,力量消耗過大,伏羲才不能次次主持使濁氣沉眠的衡天之儀,而是將之交給了同樣清氣純粹的天神帝台,在帝台莫名隕落之後,又交給了相丹的戀人露朝雪。與此同時,為清除未曾被打入魔界的魔族漏網之魚,熾仙軍應運而生。

“不瞞羲皇陛下,決戰之後,紫狩問屬下,為何屬下誅了這麼多的魔,眼神卻越見迷茫。”相丹的神情不變,依舊是更古不化的冰冷,卻多了一絲痛楚的意味,“澈兒也經常問屬下,為什麼要誅殺魔族,為什麼不能讓明明在哭泣的它們活下去,屬下除卻義正言辭地說魔族其心可誅,存在便會危害天地外,無法再做出別的回答。”

作為魔族誕生於天地,被放逐於魔界之後才誕生的仙人,若他與旁人一道被官方說辭洗腦,倒也罷了。偏生他剛繼承熾仙軍首領之位後,伏羲就將他叫到太一宮,將真相悉數告之,讓他原本能夠理直氣壯誅殺屠戮魔族的心,多了一絲痛苦與迷茫。

魔本無過,唯一的錯誤,便是他們生而為魔;天道至公,魔不過是負麵屬性的存在,隻要未曾犯一絲一毫的殺業,將之誅殺,便會擔一分濫殺無辜的罪孽。

明知魔族無辜,為天地平衡,卻必須將之誅殺,使之數量減少到一定的程度,並為此賠上自己的修為與壽數,哪怕死亡,也必定萬劫不複,永世無法超生,這便是熾仙軍的宿命。正因為如此,對於熾仙軍,眾神一向有求必應,不吝嗇將他們武裝到牙齒,更不怎麼會打壓——對於一個注定會早死的人,你會和他多計較麼?

這個秘密,注定隱藏在為數不多的知情人心中,絕不能宣之於口,否則三界必將動蕩。而滿懷期待加入熾仙軍的仙人們,也不知自己的未來,早已注定鮮血、殺孽與死亡。相丹礙於職責,又因戀人的失蹤,對魔族素來有成見,哪怕知道對方無辜,也不過心神動搖片刻,暗想自己結局早已注定,無需恐懼,但對於不知情,知道了也必定不會選擇這條道路的屬下,他的心中是有些愧疚的,才為他們承擔了大部分的殺孽,隻是在伏羲麵前,相丹不會表功,便道:“屬下之所以為他們承擔殺孽,是看在近來仙人一代不如一代,修為著實太弱,極容易被自身殺孽削弱,引起別人懷疑,方行此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