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新婚之夜大吵大鬧,搞得人盡皆知,那她的欺君大罪落實,就算有十八條命,都是不夠砍的!
而且還連累了母親和姐姐。
第一次收到太子書信沒有回,米珠離了軍營,回到了王府裏。
見她臉色凝重地回府,涼氏不敢多加細問詳談,隻讓她簡單地問完安,就勸她退下休息了。
她的這個小女兒啊,十四年來如一日,完完全全地把自己當成了米家唯一的男丁,無時無刻不在維護著王府周全。
七年前,剛來到陽關城,她還在不停地擔心著她什麼時候會穿幫,穿幫了之後該怎麼辦?該逃到哪裏去?涼氏把這些都想好了,連退路都準備好了。
這陽關城是邊境,是邊境的話,直接逃離樓刹國,就算是皇上知道欺君要拿人,也不敢到樓刹國外去大肆找尋,不是?
但是逃往異國,自然會更加的艱難。
還是天天祈禱著,小女兒夠機智聰明,不要輕易地被發現是女兒身。
事實證明,她的擔憂是多餘的。
小女兒的聰明才智遠遠是她不能想象的,如此大張旗鼓,如此的大刀闊斧,誰敢質疑她不是男子?!
有時候,連她自己都恍忽認為她就是他,自己生的真是個兒子。
陳姨娘前幾年病死了,梅葉一直沒有出嫁,死活不願離開王府,願一直服侍王妃,照顧王爺郡主。
這份情誼,王妃很是感動,私底下把她當成姐妹,什麼掏心話,都拿出來談談。
像今夜,小王爺回府心事重重,她又不便問。
在就寢前,就與梅葉提了起來:“王爺今日回府心事重重,做娘的又不太好問,問了她也不一定會說。眼下,陽關城四海升平,物產豐盛,來往商客都很多,軍中也治理得整整有條的,梅葉,你說,還有什麼能讓她覺得困難的呢?”
“小王爺一向心思剔透,八麵玲瓏,她若不說,咱們就不問了。應該不是什麼難事,娘娘,還是少些操心為好。若被小王爺知道了,又會怪娘娘多想,反而替娘娘擔心了。”梅葉邊服侍著王妃更衣,邊道。
娘娘的福氣真好,生小王爺這麼厲害的人物。
還特別的孝順,娘娘若是打個噴嚏什麼的,馬上就命府內太醫速速來診治,還會在身邊親自端茶送水的,近身服侍。
對王妃說的話,從來都不曾違逆過。在這陽關城裏,可算是出了名的“孝子”。
上行下效,王爺是孝子賢孫,手下的一大批官員將士自然也是跟著學;官兵都是這樣了,那平民百姓更加不敢張揚,更加不敢對家中老母老父長輩們不敬不愛了。
孝,是一種品德;擴大了影響,則是一種功德。
家家戶戶都團結有愛,父慈子孝的,與鄰裏友好相處,是多少人都夢想的太平盛世,安居樂業啊!
陽關城經過七年多的整治,已經是快到這種和平盛世了。
“正是因為珠兒打小就是這麼的懂事,幹練,反而讓本妃越來越擔心她。年紀越大,就越掛心子女。”涼氏坐下,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