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戰爭劃上休止符(9)(2 / 2)

陣陣微風吹散了天空的烏雲,從烏雲中鑽出來晶瑩的月亮,將皎潔的銀光撒滿了靜靜的群山。

美軍陸戰隊員馬丁·拉斯認為它“低垂空中,好象是一隻中國燈籠”。他爬出泥濘汙穢的地堡,享受著他在朝鮮的第一個和平時刻。

美軍大兵脫去了鋼盔和偽裝衣,發出尖利刺耳的叫聲。在下麵的戰壕裏,有人開始唱起歌,其餘人都跟上去一起吼叫著,瘋狂地宣泄著自己的情緒,他們慶幸自己還沒有成為這場戰爭的最後犧牲者。

誌願軍官兵則衝出戰壕,在月亮底下,互相熱情地擁抱,歡快地跳舞歌唱,誰都忘記了戰鬥的疲勞,忘記了已經到了第二天的黎明,一直到東方已升起了火紅的太陽。

於是,從這一時刻起,在朝鮮的一切戰鬥行動完全停止。全世界人民渴望已久的朝鮮停戰終於實現了。中國人民誌願軍所進行的抗美援朝戰爭,至此勝利結束。

此時,誌願軍統帥彭德懷以勝利者的姿態,在朝鮮人民軍副司令崔庸健次帥陪同下來到開城,下榻地點正是戰爭雙方首次會議地點來鳳莊。

第2天上午9時30分,彭德懷在誌願軍會議室,用毛筆在停戰協定上寫下了“彭德懷”三個正楷大字。這位偉大的誌願軍統帥在想什麼呢?

“先例既開,來日方長……”,彭德懷感到有些遺憾:“但當時我方戰場組織,剛告就緒,未充分利用它給敵人以更大打擊,似有一些可惜。”“美國人現在停戰算是明智的,不然把他們統統趕到臨津江喂王八去!”

1953年9月12日,******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的講話中,以勝利者的姿態對抗美援朝作了總結:

“抗美援朝,經過三年,取得了偉大勝利……敵人傷亡了一百零九萬人。當然,我們也付了代價。但是我們的傷亡比原來預料的要少得多,有了坑道以後,傷亡就更少了。我們越打越強。美國人攻不動我們的陣地,相反,他們總是被我們吃掉。

……

我們的經驗是:依靠人民,再加上一個比較正確的領導,就可以用我們的劣勢裝備戰勝優勢裝備的敵人。”

最後,******鄭重警告:“帝國主義侵略者應該懂得:現在中國人民已經組織起來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辦的。”

這是崛起的中國人民對一切敢於挑釁的侵略者發出的最強音。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大大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地位。美國人從此將中國視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西方人的標準是:要想成為強國,必須擊敗過另一個強國的軍隊。新加坡資政、前總理李光耀曾經回憶說,1949年他到歐洲旅行,海關人員見他是華人都表示輕蔑。兩年後再去西歐,海關官員見到中國人馬上肅然起敬,敬佩地說你們連美國人都能打敗。李光耀由此感受到身為華人的自豪,並下決心學習漢語。中國從人人蔑視的東亞病夫一躍而為國際政治力量的一極,和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大有關係。

1972年7月21日,在朝鮮戰爭期間屬於主戰鷹派人物的美國總統尼克鬆踏上了敵對了20多年的中國的大地,他向周恩來主動伸出了手……

時至今日,國內的某些人還在討論抗美援朝戰爭該不該打,這場戰爭打沒打贏。不可爭辯的事實是,始於1950年6月25日的朝鮮戰爭可能是平局,而對於中國來說,始於1950年10月25日的抗美援朝戰爭則是一場不折不扣的曆史性的勝利!正如彭德懷在《關於中國人民誌願軍抗美援朝工作的報告》中所說的:“它雄辯證明: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隻要在東方的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個國家的時代是一去不複返了。”

尊敬的書友,本書選載最精華部分供您閱讀。留足懸念,同樣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