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4章 打大臉(1 / 2)

段梓易心裏也驚了驚,可他見過更慘的場麵,這事尚不足以讓他臉上露出驚容,“大夫和藥材都會以最快的速度送去,還有需要的東西你詳細的列一張單子出來,柏瑜,你先丟開其他事將這事管起來。”

段柏瑜沉聲應下。

夏含秋回過神來忙又加了句,“天氣熱,死了這麼多人怕生疫病,讓大夫在這上麵多費心,人也得以最快的速度埋了……不行,我得讓三師兄去一趟,紫雙,你回去一趟,轉達我的話給三爺,請他以最快的速度過去支援。”

“是。”

一想到這一場大火給大梁帶來的負擔,夏含秋就恨得不行,那麼多人沒了住的地方,可能努力了一輩子才積攢下來的一點家業全付之一炬,吳國做孽,卻得由大梁來解決那麼多人的吃喝拉撒……

暗地裏盤算一番大概所需的銀兩,夏含秋臉色更黑了,手裏本就沒那麼鬆動了,現在更是雪上加霜,大梁起兵兩年餘,到現在家底終於也快要掏空了。

很快,以成江城為中心,大梁因成江城臣民不願歸順而火燒成江城的事情就傳遍了天下,這時候,真正信的沒有幾個。

大梁的聲譽在夏含秋的傾力維護下向來很好,軍隊所經之處,不說不拿百姓的一針一線,卻也少有擾民之舉,夏天防洪時他們會幫忙,冬天雪災時也會看到他們的身影,不管是大梁的老城還是後來新奪下來的城都是如此,百姓對大梁很有好感。

大梁各處府衙自然也是馬上貼出告示,稱此事與大梁無關。

夏天熱,東西曬得幹,易燃,就算自然著火也是可能的,至此事態已經平息許多。

可緊接著就有一個傳言傳開:大梁王妃是預言者,吳國雪災時尚能預言,為何成江城這麼大的火災卻沒有預言?是她本事不夠還是因為這是人為,所以才預言不到?

一切就如夏含秋預料的那般。

疑義聲漸盛,有吳國在暗處引導,竟然漸漸有人信了,本來不信的人也因為王妃的遲遲不作為而有了偏向。

然後又有消息傳出,說大梁王妃自負為預言者,行事多有跋扈,將族中親人幼弟安置在關鍵位置,掌大梁大權……

“說得好像我馬上就要稱皇了。”夏含秋聽著外頭的消息,都不知道要擺個怎樣的表情好,“這麼漏洞百出的話居然還有人信,他們沒腦子嗎?”

聽著這話段梓易就知道秋兒是惱了,正要說話安撫,段柏瑜就從外匆匆過來,腳還在門檻外頭就道:“嬸嬸,外麵那些閑言碎語你別聽,隻要我們自己知道是個什麼情況就好。”

他本來在後院跟德子還有家寶商量事情,一聽到這些傳言就知道要糟,皇叔和嬸嬸那裏向來是最快得到消息的,肯定比他們還早知道,馬上丟下其他事情過來。

嬸嬸那人旁的都不在乎,就對家人看得極重,而他,也是在嬸嬸的維護名單當中的,這挑唆一般的話語嬸嬸聽著肯定要難受。

過來一看嬸嬸的神情他就知道自己猜對了,趕緊又道:“嬸嬸要是有那個心思還能輪到別人來說,早成事實了,熟悉您的都知道您沒有那個野心,您別往心裏去。”

她還真是越活越活去了,遇事還得讓個孩子來安慰她,不過聽著這話,她心裏確實平靜了很多,“這安慰我收下了,心裏都敞亮多了,你不用理會我,趕緊將事情安排好,狠狠打吳國的臉。”

“是,一定讓嬸嬸滿意。”

段柏瑜剛走,伏瑩瑩就過來了,然後陸續有人借著回稟事情的理由過來,明裏暗裏的表示他們相信王妃娘娘。

一場吳國的陰謀卻讓大梁的權力中心擰成了一團,夏含秋覺得自己雖然被潑了汙水,卻也值了。

她知道未必沒有人相信這些傳言,畢竟她手中權力實在太盛,就算她轉了一部分回換之手裏,又慢慢交了些給柏瑜,可她掌著衙門一半生力軍是事實。

但是這種時候他們能壓下心裏的懷疑一致對外,她無法不高興。

八月初六,一則消息震驚天下,將本就不甚平靜的水麵更是攪得起了三尺浪。

成江城原隸屬吳國時沒在火裏送命,也沒被刺殺成功的眾官員站了出來,控訴吳國火燒成江城並且刺殺原城主等七位官員後嫁禍大梁。

緊接著,民間頗有聲望之人皆出麵承認此事,並稱成江城全城上下承大梁恩惠,在著火之初大梁將士便全部參與救火,不少將士因此受傷,後續安置事宜也皆是由大梁出麵,沒餓著他們,下雨也沒讓雨淋著他們,受傷的被妥當治療,死了的也是由大梁著人安葬,因這場火產生的孤寡生活皆有著落,大梁,當得起大國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