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1 章(1 / 2)

【111】

灌江村一直是L鄉最小的村子,總人口一直維持在□□左右。90年以前比較多外出務工人員,90年之後陸陸續續都回鄉發展,96年起,人口穩定在500左右不變。

“才500多人,這都搬出去300多人了,剩下的怎麼辦啊?”沈敏如看著桌上的數據犯愁,“以後豈不是沒人了?那村子還成什麼村子?”

“別歎氣了。”紀揚隨手敲了一下她的額頭,“應老師馬上就要人口分布的情況了,你還不快點做?”

“就是!”應非池走到小廳來。

竹屋的一樓分成好幾個部分,除了廚房、飯廳、客廳之外,還有個小廳,是應非池特意留給沈敏如他們做事的。平時如果隻有應非池跟周滿兩個人在家,兩人有時會窩在二樓的花廳做事,有時窩在客廳。雖然設置有書房,那還不如說是圖書室,應非池總是喜歡黏在周滿身邊。

應非池在小廳的沙發上坐下,問道:“敏如,資料呢?”

“已經弄好啦!”沈敏如點了點鼠標,“你自己看,共享到小組裏了。”

應非池自己弄了個小組,裏頭隻有他、周滿、沈敏如、紀揚四個人,處理的都是村子或者集團裏的機密事。沈敏如渾然不覺她剛畢業怎麼就接觸集團的最核心機密了,隻當是大家都這樣,應非池跟黎敏等人也是另外有小組的。紀揚卻從小組處理的事情裏看出周、應兩人明顯當他們是接班人在培養,故而事事都小心謹慎,認真學習。

就像這次搬遷的問題,人口的分布是關鍵,紀揚猜不到應非池要這麼做的目的。

應非池點開文件,沈敏如共享的文件是通明鑒及其分機專用的格式,打開之後自動跳出種種應非池需要的信息。應非池看了一下,村子裏搬遷走的人主要集中在石墨、上灌江兩個自然屯。

“真的非常奇怪。”沈敏如皺眉說,“這兩個自然屯的田地都比較高,而且距離河流比較遠,就算是修建水庫,也隻會淹沒一小部分田地。而且他們的山地又非常多,每年山林產出的土產數量都非常大。反倒是下灌江跟上昌嶺,這兩個自然屯的田地就分布在沿河,一旦修建水庫,基本全部都會被淹沒。尤其是下灌江,他們的田地雖然因為修築了堤壩沒有被淹,但是都不可以耕種了,但基本下灌江村的全部村民都留了下來。”

“你就隻看到土產這東西,能不能目光稍微寬一點啊?”紀揚敲沈敏如的頭,“石墨跟上灌江的山地多,得到的補償金自然也多。人家誌不在此,就算山林的土產再多,也留不住人。”

“小紀說得很好。”應非池微笑著讚揚道,“那你能不能說說,我要這個遷出留守分布圖幹什麼?”

紀揚猶豫了一下,他是真的想不到,隻好老實地說:“我想不到。”

“想不到沒關係,我來說就可以了。”應非池道,“我要看看是不是昌嶺跟下灌江屯留下的人最多,如果是,我要把其他自然屯留下的人遷移到這兩個自然屯去,把其餘的兩個自然屯取消掉。”

“遷移?”紀揚非常聰明,應非池一點他就明白了。“是的,昌嶺是村子的入口,陸路交通非常好,而且從這一年多的數據來看,昌嶺接待的遊客是最多的。而下灌江……等水庫建好之後,水路交通就非常便利,同樣也會吸引遊客。把人集中到這兩個地方,可以很好地發展旅遊。”

“嗯,不錯,而且便於聯係跟管理。”應非池將通明鑒放下,伸了個懶腰。“紀揚,你給我擬定一個村內搬遷的方案,敏如,你把搬遷需要的符咒設計一下,三天之後交給我。”

說到這句話的時候,太陽正落下竹屋的西窗,周滿恰好走了進來。他現在已是元嬰後期的修為,又是劍修,一身劍氣收發自如,與平常人沒什麼區別。沈敏如也是化元後期的修為了,卻絲毫沒有察覺他的靠近。隻有應非池刹那間抬頭,露出大大的笑臉。

“你回來啦?”

“嗯。”周滿的目光落在他的笑容上,情不自禁地溫柔了,雖然隻是輕輕地一眼,隨後又變得嚴肅,落在沈敏如和紀揚身上。

沈敏如和紀揚趕緊站起來,恭敬地叫道:“周老師。”

周滿微微頷首,沒有說話,再望了應非池一眼,轉身上樓去了。應非池也沒多說,也望了沈敏如和紀揚一眼,說道:“剛剛叫你們做的事,都聽到了?”

沈敏如跟紀揚同時答道:“是,聽到了!”

應非池點頭:“很好,今天就到這裏吧,你們可以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