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事實並非如此,好多時候,我都能看見爸媽做生意遭遇困境時向三叔和三媽借錢。每一次去的時候,他們恭敬而又貌似和顏悅色的神情把彼此弄得都不像是一家人。還有好多時候,我也都能在家裏聽見爸媽為怎樣還這一年借的錢
而發愁。
這些都不是我理想中的家庭關係。更讓我驚訝的是,當初二叔和小叔預備外出打工,想把爺爺奶奶交給三叔照顧,可就為這樣的事情,三叔家因推托有一陣子還鬧得沸沸揚揚。雖然三叔一家最終收留了爺爺奶奶,但那時的我還是特別無法理解,為什麼照顧自己的父母這樣的事情,也會如此強硬地推脫,甚至彼此撕破臉皮呢?
有一次,我帶著所有這些疑問,鄭重其事地問爸媽:“為什麼這些親人全部都不像親人,倒更像是陌生人一樣在相處呢?三叔和三媽他們家的錢那麼多,為什麼在我們家遇到困難時還一定讓我們還呢?
為什麼爺爺奶奶在他們家裏,三媽總是那麼凶狠地對待他們呢?”本來,我以為他們在聽到這些疑問的一瞬間,就能理解我內心的一切,就好像之前我把這些想法告訴同齡的夥伴時,他們很能夠理解我,並且也有和我一樣的感歎。但是,我沒有想到的是,父母一聽到我的問題,他倆竟不約而同地笑了起來。
我不明白他們為什麼笑,那種感覺,就好像我提了一個特別傻的問題,而且那個問題輕飄得不值一提。那時母親隻是臉色溫和地看著我說:“三叔和三媽他們是有錢,可那是他們自己賺的。而三媽,她作為一個媳婦嫁進來,能夠對奶奶那樣已經不錯了……”
我不屑地說:“那還叫不錯麼?我們家怎麼不去把奶奶接過來算了?”
母親笑著回答:“你還太小,以後你就懂了。”
很多時候,我們從父母那裏聽來這樣一句“你還太小,以後你就懂了” 的時候,可能真的想過,多年以後自己會像突然明白什麼道理一樣,說一句“原來是這樣啊”,然後就把之前所有顯得幼稚而愚蠢的想法推翻,變得像其他人一樣,知道所謂的對與錯。
事實也的確如此,那些道理終究會侵入我們的腦海。我們也終將知道,為了自己的生存,我們會拋棄一些之前被我們視為彌足珍貴的東西,包括父母之間的感情、兄弟之間的情誼,甚至於人與人之間的信任。
是的,長大後我們會懂得,懂得用一切手段保護自己,但永遠也不可能像之前不懂事的時候那般,堅定地為自己最單純的想法而發問了。
至於現在,我隻知道,我對三叔和三媽是抱著仇恨的。我深深地記得自年幼以來那些零零碎碎的經曆,它們堆砌成我對他們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