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巫山麓,綿延千萬裏。兩頭沒入茫茫的天地之間。西麵是陡峭壁崖,勢如刀削,氣勢恢宏,隻見白雲遊戈,天鵝等最擅飛的禽類也能在崖腰飛行。崖有多長,有多高,自古就沒有人知道。她就是天地間的一道屏障,世界的盡量頭。因為這裏,已經去無可去。
終於有一日,山壁一處突然崩塌,滾滾石土持繼數月方止。滿天塵土散盡後,石土依著崖壁堆積成嶺,幾達崖頂。從遠處看,這依山堆積起來的土石方就像一個有一半已嵌入崖壁中的細尖金字塔,塔基或有近百裏。
因為山上山下各處的溫度濕度等都不一樣,形成不同的小氣候層,所以許多年之後,這裏樹木茂密。各種珍禽異獸繁盛,山珍野寶豐富。漸漸的便有人在山下繁衍生息。
所謂靠山吃山,這裏的人不用耕種,也能維持生計,而且生活還過得有滋有味。
靠山吃山的人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三種人,獵人,樵夫和專門淘山貨的人。
因為除了此山嶺外,崖下都是萬裏平原,所以從這裏出去的東西都是其它地方所沒有的稀罕貨。
獵人的獵物肥美非常,讓人食之回味。他們手裏所持的動物皮毛,不僅外觀無可挑剔,而且質地上乘。
這裏的樵夫更不是普通的樵夫。不普通,說的可是貨物,樵夫從山上弄下來的貨物,是一種他們自己稱之為‘油木’的幹柴。這些木柴沉甸甸的,材質堅硬,像寶石一樣透著一種肉紅色的光澤。這種木柴易燃,而且久燃不熄,諾大一捆油木,燃盡之後隻剩下那麼一小撮烣而已。是有錢人家最喜愛的柴火,一般人家輕易還用不起呢。
而淘山貨的人更能采集到更多的貨物,一些名貴的藥草,一些美味的山珍,還有一些拳頭大小,能砸出漂亮寶石的奇石怪岩,山民們稱這些奇石為藏寶石。還能撿到一些不知名鳥兒換羽落下的美美侖美奐的羽毛等。這些東西都是山外集市各路商人爭相收購的寶貝。總之,隻要從這山上下來的東西,根本就不愁賣,而且都能賣上好價錢。
但此山有一禁地,就是從山腳往上十幾公裏的地方,有一處深達幾十公裏的平地帶,如一條帶子般將此山給箍了起來。從來沒有人知道此地帶以上的山長什麼樣子,隻隱隱約約的看到山繼續深入雲霄,高不見頂。
有傳說,凡進入禁地的山民,如能平安歸來,那麼他將享盡榮華,一生富貴。
傳說歸傳說,而有據可查的真相是,凡進入此禁地的山民,雖然最終都能回來,但不是失憶,對此事一點想不起來,就是從此癡傻一生,尤如行屍走肉之人。
山下有一江姓樵夫,每天上山搜尋油木,再挑到集市賣給富貴人家,以此為生。在這裏當樵夫生活本來可以過得很不錯,但他十幾歲時父親便已經去世,母親更是怪病緾身,長年用藥。江姓樵夫又是一大孝子,所以他的收入基本都是用來給母親買藥的花費上,快四十的人了依然沒有妻室。
一日,江姓樵夫勞累半日,便坐在樹下的石塊上休息。江姓樵夫想著自己落入的生活困境,竟一時悲從心來,煩悶至極,唉聲歎氣,好不消極。
江姓樵夫長籲短歎之後,卻發現身邊有一老者,白衣白發,銀須飄飄。老者對江姓樵夫道,老夫一生遊曆天下,元壽將盡,卻回不了自己的間界,竟要終老於這南柯道中。老者抬頭看了看直入雲中的山頂,神情呆滯了一會。隨後從袖裏掏出一物,形似葫蘆,顏色黢黑,有兩個拳頭大小,上方有一小孔。老者說,此物名為‘幽烏,’看小哥是個難得孝子,便贈與你罷,心情煩悶時拿出來吹一吹,所有俗世煩惱便可煙消雲散。
一陣山風吹過,江姓樵夫便猛的清醒過來,才發現自己竟靠樹睡著了。所見老者,原是做夢。江姓樵夫正欲起身,卻發現身邊有一物,正是夢中所見的‘幽烏’。樵夫將其小心拿在手裏,放在嘴邊,對著上麵的一小孔吹氣,竟發出如清風過穀的嗚嗚之聲。此物除了上麵的一吹孔之外,並無其它孔眼,但它不僅能發音,而且還能隨著吹氣者的意念,氣息的長短,高急急緩發出各種音色,悠遠動聽,自然天成,即使他不懂任何音律樂符,吹出來的音樂依然如天簌之音一般,讓人聽著心情舒暢,心空神淡,所有煩惱果然皆拋腦後。南姓樵夫知道遇上了神仙,便雙膝跪地,對天叩了三個響頭,才將‘幽烏’收在懷裏。因為江姓樵夫夢中聽到白發老者說此山名為南柯道,於是便給山取名叫南柯嶺,一直沿用至今。
從此,江姓樵夫每每遇上煩心之事,便拿出‘幽烏’吹一會,所有不順心之事,便化著清風消散殆盡。江姓樵夫病入膏盲的老母自聽到‘幽烏’之聲後也心情開朗,身體竟日漸痊愈,再無病痛。江姓樵夫也很快得到心儀姑娘的愛幕,不久便娶妻生子,夫妻恩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