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冠譚
紫閣峰的東北鄰是高冠譚,這裏山勢陡絕,有飛瀑瀉入譚中,潭水激射,其聲如雷。
圭峰山
位於太平穀口,為斷裂岩形成的三角形孤峰。它拔地而起,海拔約1500米,三麵為懸崖峭壁,惟南麵坡度較緩,上有一寺,圭峰禪師宗密曾在這裏坐禪。
古棧道
為玉山的主要景致,開鑿在絕壁峰半山腰上,是隋唐時攀登悟真寺上寺的必經之路,棧道彎彎曲曲,很是驚險。棧道旁有石龕,當年白居易登山時曾在此休息過。石龕旁的崖壁上有一懸空巨石,白居易稱之為“一片石”,僧人們曾爬到此石上坐禪、誦經,故又稱之為“定心石”。
三級瀑布
這是秦嶺北麓最大的瀑布,位於蘭田峪盡頭,由南石河河水從一百多米高岩麵跌落而成,石分三級,瀑亦隨之,拋珠濺玉,水霧團團,煞是壯觀。
羅漢寺
佛教自西漢哀帝時傳入長安之後不久,終南山也開始建立弘教的據點,這就是其北麓戶縣境內龐村的羅漢寺。該寺始建於東漢永平初年(58~61),初名白馬招覺院。
草堂寺
草堂寺,在戶縣境內終南山北麓的圭峰腳下。始建於西晉,姚秦時稱為“大寺”。弘始三年(401)至十三年(413),龜茲高僧鳩摩羅什應秦主姚興之請,在逍遙園—大寺建立中國第一個國立譯經場,譯出經律論三藏經典35部425卷,諸經以大乘為主,間雜小乘,其中有《妙法蓮華經》、《中論》、《百論》、《十二門論》、《大智度論》、《觀無量壽經》、《禪法要》、《禪要解》、《菩薩戒本》、《十誦律》等,關涉到天台宗、三論宗、淨土宗、禪宗、律宗等,不少還成了創宗立說所依據的經典。
淨業寺
位於終南山北麓灃峪口內柳林坪後庵山上。始建於隋末。唐初,道宣律師常住此寺,潛心研習弘揚律學。麟德二年(665),奉詔於此寺內創設戒壇授戒。因此寺地處南山,故道宣律師依《四分律》而創立的律宗亦稱南山宗。師寂後,門徒於寺後峰起舍利塔供養,今寺後石崖間仍有其靜修遺址。寺東南又有唐代詩人白居易衣冠塚。
豐德寺
位於終南山北麓灃峪口東山坡上。北周武帝滅法時,此地乃禪僧智藏隱居之所,開皇三年(583)正式定居於此。文帝以其道望隆廣,多所施賜,並詔以所住寺為豐德寺。唐貞觀十六年(642)至十九年,道宣住此,撰成《比丘尼鈔》3卷(今作6卷),後一度參與玄奘譯場工作。貞觀二十年,複返豐德寺,將前作《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1卷擴充為2卷,將《羯磨疏》2卷增為4卷。永徽二年(651),又將《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及此戒本《疏》進行增訂。至此,南山律宗宗義大備,而豐德寺成了他完善本宗理論的重要場所。
百塔寺
位於終南山天子峪至鳥鳴塢。開皇十四年(594),三階教創始人信行和尚入寂後葬於此,因成塔院。後代僧人慕其德行,死後亦多建塔於此。唐大曆六年(771),正式更名百塔寺,宋以後稱興教院。
香積寺
位於終南山北子午峪口外數裏處。據《隆禪法師碑》載,唐永隆二年(681),淨土宗的創始人善導和尚入寂,弟子懷惲為其崇靈塔於神禾原。環境清幽,寺宇雅致。王維有詩雲:“不知香積寺,數裏入雲峰。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鍾?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鬆。薄霧空潭曲,安禪製毒龍。”寺院建成後,不僅成了淨土宗祖師的塔院,而且成了弘揚淨土宗的中心道場,懷惲、淨業相繼充任寺主,繼續弘揚淨土教義。由於善導正式創立了淨土宗,香積寺也因此成為本宗的祖庭。
【旅遊小提示】
交通
航空:乘飛機至西安鹹陽國際機場,機場乘大巴到西安市內,再轉車至南郊的城南客運站,有旅遊專線直達終南山。
鐵路:西安火車站是全國鐵路樞紐之一,鐵路客運特等站。乘火車至西安火車站,火車站廣場有到終南山的直達專線;或乘車至南郊的城南客運站,也有旅遊專線可到達。
收費
門票:45元/人,黃金周70元/人
住宿
山上有客棧,50元起價,也可當當日返西安。
古都新世界大酒店
地址:蓮湖路48號電話:(029)7216868
建國飯店
地址:金花南路20號電話:(029)3238888
西安賓館
地址:長安路北段36號電話:(029)5261351
皇城賓館
地址:東大街334號電話:(029)7235311
氣候
終南山地處黃河流域關中平原中部,南依秦嶺,北臨渭河,屬於暖溫帶半濕潤的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除了較寒冷的冬季外,其他季節都比較適合旅遊。
電話
谘詢電話:(029)85891750
西安旅遊投訴電話:(029)87296758
陝西省旅遊投訴電話:(029)85261437
香山
香山,佛教八小名山之一,位於北京西北郊小西山山脈東麓,距城20公裏,占地160公頃,是一座著名的具有皇家園林特色的大型山林公園。
香山公園始建於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距今已有800多年曆史。元、明、清都在此營建離宮別院,為皇家遊幸駐蹕之所。清乾隆十年在此興建亭台樓閣,殿宇廊軒,共成名噪京城的二十八景,後築圍牆並賜名“靜宜園”,名列京西“三山五園”。後遭英法聯軍和八國聯軍的焚掠。1956年開辟為人民公園,經過半個世紀的建設,現已成為中外聞名的北京十大公園之一。
香山公園文物古跡豐富珍貴,亭台樓閣似星辰散布山林之間。這裏有燕京八景之一“西山晴雪”;這裏有集明清兩代建築風格的寺院“碧雲寺”;這裏有國內僅存的木質貼金“五百羅漢堂”;這裏有迎接六世班禪的行宮“宗鏡大昭之廟”;這裏有頗具江南特色的古雅庭院“見心齋”……
【著名景點】
碧雲寺
碧雲寺是西山風景區中最精美的一座古刹。這座寺院創建於元至順二年(1331),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曆史。碧雲寺這座古刹,山川“景最佳麗”,地勢“蕩蕩開朗,有大人威嚴”。晨昏、晴雨、四季的景致,別具一格,形成了春遲、夏短、秋早、冬長的季節規律,也形成了一處得天獨厚的遊覽避暑勝地。
雙清別墅
香山雙清別墅位於香山公園南麓的半山腰,環境幽雅,以其蒼翠的竹林、遮天蔽日的銀杏、挺拔的鬆柏、古樸的建築引人前往。
玉華岫
玉華岫景區,地處公園的中心。清乾隆十年(1745)在玉華寺的基礎上續建,列為二十八景之一,稱為玉華岫,後被八國聯軍焚燒。99年香山公園恢複玉華岫,新建的玉華岫景區由玉華寺山門、天王殿、玉華岫、邀月謝、綺望亭、溢芳軒遊廊等建築組成,是一處古色古香的園中之園。
見心齋
見心齋位於公園內北門內西側,是園中之園。始建於明嘉靖年間(1522~1566)頗具江南特色的園林庭院,清嘉慶年間續建。傳說是皇帝鑒證大臣是否對他忠心的地方,故名見心齋。院內半圓形水池三麵環以圍廊彩畫,正殿見心齋正對知魚亭,齋後為正凝堂,魚池內1000多尾紅鯽錦鯉暢遊,使這別致的小院充滿了生機。
香爐峰
香爐峰是香山公園最高處,因其地勢陡峭,登攀困難而俗稱鬼見愁。香山公園先後在頂峰建起三個有特色的亭子。“重陽閣”意在九九重陽登之可望京城,領略“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意境。“踏雲亭”因秋雨後,春雨前縷縷雲絲穿行亭內外,猶如踏雲一般而得名,“紫煙亭”因晨夕之際的薄霧淡淡如紫色雲靄,時隱時現,頗有日照香爐生紫煙的味道而得名。站在白玉觀景台上,盤山公路猶如玉帶束腰,西山美景盡收眼底,大有全識“廬山真麵目”之感。放眼東望煙樹深處昆明湖宛如一盆清水,紫禁城影影綽綽,各式建築星羅棋布,使遊人對京城有全新的認識。
昭廟
宗鏡大昭之廟,又稱“昭廟”,始建於乾隆四十五年(1780)七月。它是為迎接班禪六世來京向乾隆皇帝祝賀七十大大壽而建的,故世稱之為班禪行宮。乾隆四十五年九月十九日,宗鏡大昭之廟開光。六世班禪額爾德尼於乾隆四十五年九月二十日來到香山靜宜園,在其行宮內遊覽休息。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初三日,班禪額爾德尼由於身染痘症,係毒火太盛,於戌時圓寂於西黃寺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