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3 / 3)

獅子關區3窟

獅子關區有石窟3處,其一為南詔王全家造像,俗稱“全家福”;另一為俗稱“酒醉鬼”的雕像;第三處在巨石之上刻一位深目高鼻的人,旁鐫“波斯國人”四字,實為天竺(今印度)僧人。

沙登村區6窟

沙登村區6窟,在甲子寺懸崖的縫隙中雕刻的多聞天王和增長天王像,高達2米,威武雄壯。

【旅遊小提示】

交通

劍川縣地處全國曆史文化名城和省級旅遊度假區大理、麗江之間,滇藏公路214國道縱貫縣內,交通便利。石鍾山石窟在石寶山景區內,石寶山位於大理以北120千米處,距離麗江80千米,距離下關131千米,距離劍川縣25千米。

從大理古城至石寶山,可從市區客運站乘開往劍川的旅遊專線車,再轉乘至石寶山的中巴;從麗江至石寶山,可先乘車至劍川,再乘車至石寶山;從下關前往石寶山,可先乘班車抵達劍川縣,再換乘中巴前往景點。

收費

門票:30元/人

住宿

劍川賓館

地址:景德路1號電話:(0872)4523918

佳利大酒店

地址:文獻路12號電話:(0872)4777177

陽光賓館

地址: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劍川縣電話:(0872)4522752

電力賓館

地址: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劍川縣電話:(0872)4521319

氣候

石寶山景區屬低緯高原季風氣候,四季溫差小,幹濕季分明(冬幹夏雨),垂直差異顯著(氣溫隨海拔高度增高而降低,雨量隨海拔增高而增多)。石寶山景區最佳旅遊季節為春夏之交,氣候清爽怡人,適合遊玩。此外,農曆7月26、27、28,是石寶山最熱鬧的時候,周圍的白族都要趕來參加石寶山歌會。

電話

谘詢電話:(0872)4721127

劍川縣旅遊投訴電話:(0872)4521762

雲南省旅遊投訴電話:(0871)4608315

須彌山石窟

須彌山石窟位於固原西北55公裏寺口子河(古稱石門水)北麓的山峰上,始建於北魏,西魏、北周、隋、唐繼續營造,以後各代修葺重妝,成為原州(今固原)規模最大的佛寺遺址。

須彌山石窟現存洞窟162座,保存有各代造像雕刻品、彩繪、壁畫、石刻題記的洞窟70餘座,造像350餘軀,漢藏文刻記12處,碑刻3方,殘碑11塊,尤其以北周和隋唐開鑿的大型廟窟的石雕造像最為精美。整個石窟呈扇型開鑿在自南向北八座山峰的東南崖麵上,即大佛樓區、子孫宮區、圓光寺區、相國寺區、桃花洞區、鬆樹窪區、三個窯區、黑石溝區。

千百年來,須彌山石窟雕刻品長期遭受了風雨侵蝕,岩石風化,自然坍塌,地震破壞和人為的損壞,致使許多精美雕像已麵目全非,甚至蕩然無存。雖然如此,須彌山仍有一大批規模較大的石窟造像比較完好的保存至今,在全同石窟造像中占有獨特的地位,具有珍貴的史料價值和精湛的藝術價值,是研究我國石窟藝術、民族宗教曆史不可多得的寶貴實物資料。

【著名景點】

第5號窟

第5號窟為唐代開鑿的石窟,有須彌山最著名的造像——大佛樓大佛造像。這是一尊高20.6米的露天彌勒佛坐像,大佛儀態端莊而安詳,為唐代武則天時期開鑿。佛像占整座山頭的上半部分,光一隻耳朵就兩人高,一隻眼睛足有一人長。這尊高聳的大佛造像雖是砂崖雕鑿,但造型和雕鑿的刀法卻給人以泥塑一樣的溫柔。

第14號窟

子孫宮山崖前部的第14號窟是須彌山開鑿最早的一個石窟。窟內,佛像雕繪結合,色調古樸,其造型與雲岡、敦煌石窟中北魏前期的造像極為酷似。

第24號窟

第24號窟為北魏以前開鑿的石窟,塔柱上層龕內刻有佛傳故事。佛造像身材高大,盤腿中坐;菩薩造像矮小,侍立佛像兩旁。造像特點是:佛像麵目清瘦,身材修長,著褒衣博帶式袈裟,裙帶覆蓋於龕下;雙肩稍窄,透視出秀骨清相之美。菩薩也是麵目清瘦,身著對襟大袖糯,以寬袍大袖的漢族服裝取代了圓領窄袖的胡服。這是北魏孝文帝太和改製在佛教文化方麵的影響和反映。

第45、46號窟

第45、46號窟為北周時期開鑿的石窟,它們是須彌山石窟造像最多,裝飾雕造最豐富、最華麗的石窟。這裏存有比真人還高的造像40餘尊,龕內有的是立佛,但大多都是一佛二菩薩。佛造像多作低平肉髻,造像由先前的瘦削變得圓潤豐滿,雙肩寬厚,體態健壯,衣服寬鬆;菩薩頭戴矮花冠,兩側寶紹垂肩,麵相圓潤,頸上有桃尖形或圓形項圈裝飾,上身纏衣巾,腰裙外翻,顯得很有生氣。在造像內容上,這一時期主要是一佛二菩薩、單身立佛、三世佛、四方佛、交腳彌勒、七佛等。

第51號窟

第51號窟為北周時期開鑿的最大石窟,雖因地震破壞嚴重,但由前室、主室和左右耳室構成的格局是清晰的。這就是通常說的四室組成的中心塔柱式窟,在我國的石窟造像中,這種窟形是較少的。如主室寬達26米,進深約18米,高12米多,主要造像高達7米,是須彌山石窟造像規模最大的石窟。主室高大的方形式塔柱左、右、後三麵各開一龕,每塞中雕鑿一佛二菩薩。尤其有觀賞價值的是窟後壁長方形的寶壇上,並列雕鑿有3尊6米高的盤腿大坐佛,造型精美,氣勢雄偉,栩栩如生,是須彌山石窟造像中的精品之一,也是我國石窟藝術的傑作。

第62號窟

第62號窟為唐代開鑿的石窟,是須彌山石窟造像中最為完整的一個窟。這一窟室為方形,穹隆頂,三壁開龕,中塞為一佛二菩薩,主尊為彌勒佛,旁邊兩塞各雕一菩薩造像。南北兩壁對稱,南龕主尊為地藏菩薩,北龕主尊為彌勒菩薩。兩壁外側,又是手執長矛、身著鎧甲、腳踏魔鬼的天王,造像極為精彩。這一時期造像的主要內容有釋迦牟尼、彌勒佛、接引佛、藥師佛、觀世音菩薩、地藏菩薩等。

第105號窟

第105號窟為唐代開鑿的石窟,俗稱桃花洞,是一座大窟,主室內有近6米高的中心柱,柱四麵和壁麵開鑿大龕,很有氣勢。

【旅遊小提示】

交通

航空:固原機場位於固原市區西北方向,距離市區9公裏,但由於剛建成還未投入使用,因此目前隻能乘飛機至銀川,中衛或者西安,再轉車到固原。

鐵路:固原鐵路交通十分方便,包蘭鐵路縱穿固原境內,有來自銀川、西安、蘭州、上海、成都、烏魯木齊等地的列車經停固原火車站。固原火車站沒有直達景區的班車,需要轉乘公交前往景點。

公路:銀川、蘭州、西安客運站都有直達固原的固定班車。到固原市區後,乘坐公交車到三營鎮(行程1個多小時),在鎮北的路口有車去須彌山(行程近1個小時)。旅遊淡季,從三營前往須彌山隻能包車。自駕車路不是特別好走,雨雪天氣最好小心。旅遊旺季固原市汽車站有直達景區的旅遊專線車。

收費

門票:20元/人

住宿

固原電力賓館

地址:固原人民街128號電話:(0954)2902499

固原新世界賓館

地址:固原市文化街22號電話:(0954)2035169

固原六盤山賓館

地址:固原市中山街77號電話:(0954)2037249

氣候

固原地處黃土高原暖溫半幹旱氣候區,是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形成冬季漫長寒冷、春季氣溫多變、夏季短暫涼爽、秋季降溫迅速,晝夜溫差大,春季和夏初雨量偏少,災害性天氣多,區域降水差異大等氣候特征。所以,春夏季旅遊比較好,氣候適宜。夏季遊覽時也應注意盡量避開炎熱的中午。

電話

谘詢電話:(0954)2616587

固原市旅遊投訴電話:(0954)2032971

寧夏回族自治區旅遊投訴電話:(0951)6723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