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天傾地覆,日月無光(2 / 2)

“所以你就掛個簾子給擋住了?”嘉靖顯得有些不滿意,他皺著眉頭問道:“難道一道布簾就能擋得住雷火?”

嘉靖雖然脾氣執拗,但他的耳根子其實也很軟,造謠對他是有影響的。近段時間,邵元節等佛道中人在宮中吹風,朝中又有清流們鼓噪,搞得他很煩。現在,劉同壽又要掛布簾,怎麼看,怎麼像在玩花樣,他自然很是不爽。

“陛下差矣。”劉同壽全然不為所動,“天雷地火,無堅不摧,別說一道布簾,就算是數丈厚的城牆,一樣跟紙糊的似的,完全起不到保護的作用。微臣之所以請陛下移駕於此,就是為了避過雷火的鋒芒,這裏是安全的。”

“至於這布簾……”劉同壽神秘兮兮的一笑道:“陛下有所不知,這雷火的殺傷,其實不僅是直接擊中才會產生,而是分為幾種……其一,被雷火直接命中者,自然化為齏粉,形神俱滅;其二,雷火落地,會化為颶風,席卷四方,擋者披靡;其三,則是雷火發出的強光……”

“最後,雷火本身乃是至剛至陽之物,然則物極必反,陽極返陰,其中還蘊藏有陰火!陰火此物,明麵上的威力遠不及陽火,實則不然,此物至為歹毒,一旦沾染人身,便如跗骨之蛆,蝕人精元,侵人魂魄,消弭功德……”

劉同壽口若懸河,說的煞有其事,哪怕是最堅定的反對派聽了,身上都是一陣涼颼颼的,本來就好這口的嘉靖自不用說,臉上的神情都有些凝重了。

也就是這裏沒有第二個穿越者,否則一聽就明白了。劉同壽說的這哪是什麼雷火啊?爆炸,衝擊波,強光,最後還有核輻射……分明就是原子彈麼。

“微臣這布簾非是凡物,乃是先師授下的護魂幡,上麵有九九八十一道符籙,乃是微臣手書,各道派的長老共同持咒,曆經三七二十一日,方才功成,是件法器。此幡能擋強光,亦能抵擋陰火,故而臣方鬥膽,以之護駕。”

那布簾黑黑厚厚的,擋光肯定是沒問題,至於陰火……咳咳,誰不信可以申請下船麼,反正皇帝是信了的。

劉同壽信口胡謅,嘉靖卻深以為然,其他人互相看看,倒也沒人跳出來找不痛快。

捉賊捉贓,不讓神棍表演充分了,還怎麼抓他的馬腳?何況……

“轟隆隆……”

就在這時,一陣驚雷猛然炸響,在天邊滾滾而過,如同遠古的戰歌一般,充斥於天地之間。透過黑布,依稀可見陣陣閃光。

眾人一驚之下,抬頭急看時,驚覺天色突然暗了下來,西邊的天空中,一片望不到邊際的黑雲滾滾而來,瞬間就遮住了大半個天空。

風雲突變!

真是天劫!?

船上一陣騷動,岸上更是驚呼連連。

不少軍士甚至不顧軍紀,脫下盔甲,扔掉武器,直接跳到水裏去了。他們可沒有寶幡護體,不自救怎麼成?

軍官也顧不上勸阻,他們自己心裏也在打鼓呢,雖然還沒往水裏跳,但腳步卻已經往那個方向挪了。反正運河的水不是很深,就算穿著盔甲跳進去,也不會被淹死……

京城方向,驚叫聲更是驚天動地的,身在數十裏外,依然清晰可聞。不過,京城百姓受驚的快,消停的也快,第二聲雷響時,就沒人再出聲了。封神演義裏說得清楚,逢天劫時,鬧出的動靜越大,越容易被雷公盯上,喊那麼大聲,不是找死嗎?

當然,也有人保持著鎮定,比如夏言就是。老夏不但沒有驚呼出聲,或是張皇四顧,而且還與邵元節對了個眼色,兩人都是冷笑連連。

小賊確實有些手段,居然算準了這場雷雨,連時辰都估算得這麼剛剛好。隻可惜,他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邵真人在此道上的造詣,也是天下數得著的!

哼哼,皇上,早就知道會有這場雨了!想靠這點小把戲就蒙混過關?門都沒有!

“劫雲已至,諸位道友,且各站方位,助貧道施法,共渡此劫!”劉同壽一聲斷喝,招呼飛雲等老道一聲,然後從楚楚手中接過桃木劍,腳踏七星,一套太極劍已經使將開來……

沒錯,就是太極劍,這年頭這套劍法還沒被創出來,也不虞被人窺破玄虛。這套劍法慢中有快,看起來倒也似模似樣,算是跳大神的新思路。

“天地反覆兮,火欲殂……”口中歌訣不斷,手中劍訣不停,雷鳴電閃中,一式三環套月已經使出。

“大廈將崩兮,人難扶……”黑雲壓城,烈烈風起,劉同壽舞劍的身影,卻讓人感受了一種奇異的美感。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道家誦經,比之和尚念經,更有美感,也更富韻律,而道家第一經典的道德經,更是蘊含著天地至理。

天傾地覆,日月無光,蒼茫天地間,唯有這畫舫之上,仍保持著平靜與祥和,那裏有經聲琅琅,劍舞飄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