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綿春雨,正瀝瀝打著妖灼的桃花。桃花樹下的小小身影仰麵靜立,不知是在賞花,還是在貪圖這微涼的濛濛細雨。
近前看來,桃樹下這位身著青色暗紋錦衣的小公子,身型尚未長成,約莫五尺的身高,略有些單薄。尚未束發,隻是將兩側鬢發在腦後用同樣的青色錦帶攏了起來。再看臉龐圓嫩可人,修眉鳳目,睫毛蝶舞,挺拔秀氣的鼻尖之下,長著櫻色飽滿的嘴唇。雖稚氣未脫,卻也有些風華氣質。
“蓮承,快到廊下來,我們要進去了。”一名慈祥老者站在廊下,對桃樹下的少年喚道。
少年聞得聲音後,認真得看了一會兒喚他的老者,微笑乖巧的緊步走到廊上,隨著接引他們的使女去了。
這位慈愛的老者,就是卞朝第一大畫師,容杜。而邊上的“小公子”其實是容杜的小孫女——容蓮承。蓮承出生後,三歲能畫花草樹木,六歲便能將走動跑跳的貓兒狗兒畫得惟妙惟肖,這樣絕佳的天資極得祖父歡心。於是,容杜便將一身畫技絕學傾囊傳授給自己的小孫女兒。如今十一歲的蓮承,畫技已承其祖之風,隻是筆法略顯青澀,需要經曆時間世事曆練。
蓮承不僅天資聰穎,身形容貌也挑了容家祖輩的好處繼承:修長身材有一股一般女孩子不具備清風玉樹之氣,加上自小學畫造就了恬淡優雅的性情。即便不看容貌,遠看身姿也是仙風翩翩的出塵少年。
但美中不足的是,蓮承從小兒患有耳疾,耳中聲音嘈雜,即便與人對麵交談也聽不真切。容家尋遍名醫也沒有能治好蓮承的耳疾,甚至病因也沒找到。
蓮承稍長大一些後,慢慢接受耳疾不能治好的現實,學著讀唇,也不太障礙到與人交流。因蓮承耳疾,加上素日裏作畫,不方便穿戴環佩叮咚,寬衣博帶的女裝,蓮承自小便扮成清雅脫俗的男裝樣子示人,世人也都道容老膝下有個芝蘭仙姿的小世孫。
如今蓮承十一歲,容杜無論是為皇族畫像,還是進禦苑寫景,都要帶上蓮承,一來給小孫女兒見見世麵,二來等自己老了,也好將自己衣缽俸祿傳給蓮承。
正說到這,祖孫二人跟隨使女穿過王府偌大花園,來到一處偏院門前,使女告一聲:請稍等。便進內通報了。
容杜門前向院內看去,隻見院中素雅整潔,景致仿了青山竹林的天然樣式,中間坐落茅亭,別無閑雜花草。竹林掩映下,黛瓦粉牆若隱若現。院內仿佛刻意與院外雕梁畫棟的王府氣派保持距離,隻是濃濃一派江湖瀟灑的趣味。
容杜撚須心道,六小王爺品味不俗,隻是太過無欲無求,倒讓有心之人更加忌憚。又見使女快步走來,請道:容老先生,容小公子裏麵請!
容杜攜蓮承穿過竹林來到院中的粉牆屋內,便對著立在桌前的青年頎長身影下拜。青年快步上前來,扶住容杜說道:“容老快快請起,不必這樣行禮!靖澤一直仰慕先生神技,隻因一直在外遊曆,今日才得相見,實在幸中有憾。”
邊說邊讓了二人坐下。
靖澤端詳了下蓮承,問道:“想必這是小世孫了?據說也是畫技了得的。”
容杜謙道:“功夫還淺,勉強能畫出個樣子來啊。哈哈哈,小王爺要是不嫌棄,改日讓蓮承畫一畫你這園中清雅,便知她手筆。”
靖澤笑道:“小院子裏哪有什麼真景致,怕是施展不了容家神技。不如遠去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