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小年出遊 廟會風雲(二)(2 / 2)

乃是“錦江”二字。

趙芷玉咬了咬嘴,輕哼一聲,便從崔少白手中搶來毛筆,也在白絹上寫下了最後一個字。

“堤。”

五個字加起來,便組成了完整的下聯------桃燃錦江堤。

“好聯!好聯!”攤主拍手讚歎道:“此五字五行齊聚,且字體結構與上聯相對,無論動靜虛實也均是相對應。更妙的是意境也與上聯形成陰陽互補。煙鎖池塘柳乃是冷寂輕微之感,而桃燃錦江堤乃是繁榮溫煦之感。這單聯容納五行,雙聯又再添陰陽,實乃是符合天道定理之對。”

古凡點了點頭,不由對此二人刮目相看。心胸涵養暫且不論,此二人能接上如此絕對,才學和文思必然是在全國也是數一數二了。崔少白則得意的笑了一笑,身邊之人均大拍馬屁,眾書生也紛紛拍手稱讚。

趙芷玉瞧了瞧崔少白得意的臉,心下越是惱怒,一雙水靈的眸子轉了又轉,忽然向著攤主說道:“這下聯雖然對出來了。然而卻是三個人共同對出,這獎品應該如何分配?你不妨說一說,到底我三人在文采上孰高孰低,以文采高者獲得獎品。你看如何?”

“這。。。。。。”攤主張了張嘴,露出一絲苦笑。明眼人都能發現,現在場中分為三個小群體。古凡、王厲和宋慈為一個群體,崔少白和書生是另一個群體,最後則是趙芷玉和她的隨從是一個群體。古凡的身份尚不可知,可是崔少白和趙芷玉的身份地位在邯鄲府都是極高的,若是得罪了這兩人,對他以後的生意也會有影響。

崔少白見攤主猶豫不決,麵露不快,說道:“你盡管說,我也想知道,究竟我三人文采孰高孰低。你不要因為顧及我們身份而胡謅。要是如此,我才不能饒你。”

攤主咬了咬牙,歎了口氣說道:“既然如此,我就說一說我的淺見。先說文思。下聯五字的要點便在前兩字上,而“燃”字更是點睛之筆,真正賦予整個下聯動靜虛實之感。至於剩下三字,無非是要求五行對仗工整罷了。當然,錦江堤三字給下聯增添了廣闊的意境,也殊為不易。總的來說,當屬“桃燃”二字為最佳,“錦江”和“堤”字則半斤八兩。”

說道這裏,攤主不由得停下,伸手往而頭上擦了擦,卻發現沒有出汗,又忍不住朝著幾人瞄了瞄。崔少白聽到此處,臉色頓時陰沉下來,臉上露出不渝的神色。而趙芷玉則嘴角露出美麗的笑容,仿佛對崔少白的不快而感到開心。

攤主又接著說道:“再說書法。這位古凡兄的字,當可稱之為“瘦金體”的典範。橫豎如鐵畫銀鉤,筋骨遒健,筆力不凡,而轉折處又如屈鐵斷金,筆法追勁,意度天成。筆意之中,帶有一股殺將之氣,仿佛自生死大劫中浴火重生一般。少白公子的字,風格溫潤飽滿,大氣雍然,有前代書法大師顏文忠的風采。隻是行筆之間不夠爽落,筋骨少而血肉過多,就難免有些臃腫之感。芷玉縣主的字,則溫婉細膩,清麗宜人,宛如待字閨中的少女。不足之處,卻在於用筆輕浮,筋骨不足,這是女兒家的通病。論字而言,古凡兄當屬第一,少白公子和芷玉縣主仍舊是半斤八兩。”

聽到這裏,崔少白的臉色已經是完全黑了下來,其他書生也是神色燦燦,閉口不言。

趙芷玉卻忍不住笑出聲來,聲音婉轉清脆地說道:“前代書法名家衛夫人有言,多骨微肉者謂之筋書,多肉微骨者謂之墨豬。崔少白,你這字寫的,的確跟豬一模一樣,且達到了形神兼備的水平。”

“哼!”崔少白氣的整個臉都僵硬了,也不多辯駁,有些羨嫉的看著古凡,說道:“今日便到此為止。若有機會,我們來日再比過。”說完,他便推開人群,疾步離開。一些書生跟著崔少白離去,還有一些書生則留在原地,看著古凡的字,麵露讚歎之色。圍觀的群眾見沒有熱鬧看,也紛紛的逐漸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