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國王的寵愛(1 / 1)

宴會不歡而散後。是夜,國王的庭院裏,井欄邊,月光如水的照在一個滄桑的人影身上。他手扶著欄杆,嘴裏悠長的歎了一口氣。冰泠的月光射在他幽暗的臉上,更顯陰沉。這人更是香至大王,一夜間,他似乎蒼老了幾十歲。“難道我的孩子,他就必須出家嗎。拋棄王宮高貴,富裕的身份,去過那些修道者們清苦,流浪式的生活嗎!啊,不行......不行,絕對不行”香至大王喃喃著“我必須想方法一定得阻止這一切的發生”

驀的,一件溫暖的大衣輕輕地披到了他的身上。他猛的返過身來,王妃那張擔憂心疼的臉印在了他麵前。“王,小王子以後不會離開我們的,瞧他那麼可愛,長的多麼動人,哎,我真喜歡他呀......."。“走,我們回去吧。香至大王把披風又披回王妃的身上。小心的扶著王妃回到了寢宮。

柔和的燈光照耀下,小王子睡的非常的香甜,粉嫩紅潤的小嘴可愛的嘟嘟著,說不出的忍人愛泠。香至大王忍不住俯身在他胖胖的小臉上親了一下。父愛的微笑浮在了他的臉上。這時,他的心中已經有了主意。“我要給小王子世上最好的一切,讓他每天都生活在快樂滿足中,這樣,他就不會起那些出家修道的念頭了”主意定,大王慈愛的注視著王子,不覺中睡著了。

春去秋來,幾度花開花落。小王子在父親的慈愛下很快的長大了。

小王子生性沉默寡言,卻非常的喜歡看書。父王每天給他安排了很多漂亮且多才多藝的宮娥們陪他彈琴,唱歌,舞蹈,可他卻總在宮女們玩的盡興時,偷偷的跑到宮殿的藏書館裏如癡如醉的翻閱。

語文學的聲明。工藝學的工巧明。醫藥學的醫方明。論理學的因明。宗教學的內明。養生之法的梨俱吠陀。祭祀祝詞的傞馬吠陀。兵法研究的夜柔吠陀。咒術文獻的阿闥吠陀。小王子子從七歲到十二歲的這幾年間,在文事方麵,把這科學知識的五明,哲學知識的四吠陀,都學得精通爛熟。假若說,世界上有聞一而知百的人,那便是唯有這位小太子了。

這種情況,早有他好事的大哥和二哥報告給了父王。大王見到小太子的穎悟,心中非常歡喜,他把國中有名的權威學者,都請來教授,不上幾天,他們就給太子的智能所折服,都是自動的辭職。

小太子在文事方麵打好基礎後,從十二歲的那一年起,他又開始練習武術。

小太子生來就有很大的膂力,一切兵戎法式,百般武器,在很短的時間之內,他很快的都一一純熟通達。

香至大王一心一意的要把小太子學成文武雙全的英明君主,因為他很了解當時印度的國情,五天竺中的諸國分立爭霸,南天竺國的族,在國際間的地位雖然是很高,但在他的南方,出現了憍薩彌羅與摩竭陀兩大強國,南天竺國,常受到他們的威脅,所以他無時不在盼望著,盼望未來全印度民族理想中統一的聖君,乃是屬於自己賢明無比的小太子。

有一次,香至大王為了提倡武術,下令諸屬婆羅門種種童子,舉辦一次武藝競賽大會。在競賽的時候,小太子的大哥哥一箭射穿三鼓,太子的二哥哥也是一箭射穿三鼓,贏得觀眾無數的掌聲,輪到小太王子的時候,他嫌弓力太弱,令到武庫裏取來祖用的良弓,牽挽平胸,一箭射去,穿過七個鐵鼓,四周的觀眾,歡呼喝彩,鼓掌若雷,他們看到小太子的武藝,大家共慶未來的國王一定能統一印度。

香至大王看看太子,望望觀眾,驕傲的微笑了。

可有一天,小王子卻做了一件令父王為之色變的事。當大王接到大王子和二王子的報道,匆匆來到小王子房間,一推門。一個莊嚴的和尚,穿著海青,披著袈裟。盤腿跏趺而坐,閉著兩眼,腔調中放出低沉,清徹的誦經聲: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雲何住,雲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小王子的神情是那樣的莊嚴,聖潔,讓人一見心中不免油然而生升起崇敬之情。可國王卻隻感覺到了憤怒。他氣急的用手指著小王子,你你.....卻什麼也說不出來。最終,他頹廢的走出了小王子的門

從此,大王又加緊了對小王子的緊範。他派人把守了皇宮四麵的城牆,又派了更多美麗的宮娥們整天陪著太子。

正是:人間至道是修行,一有覺悟既入門。但得一心求智慧,條條道路是佛門。究竟後事如何發展,且待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