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肯定,我們窮人必須相互扶持才能生存,這是窮人的道德,也是抱團取暖的意思。況且,我們幾代人的鄰居,互助賬本已經算不清楚了。”
第三章哪裏是出路
“你知道我的學校和專業吧。”
“知道知道,你寫信都告訴我了,你是至今唯一給我寫過信的人,我也是我們大學宿舍唯一接到過信的人。你學的是國際貿易吧。”
“為什麼寫信?因為我買不起手機,打不起長途,也不好意思借別人的電話,你知道我自卑的敏感,所以隻好寫信。當時選這個專業真是圖樣圖森破,以為學了它能掙錢,結果到學校,聽師兄們,這個專業連工作都難找,當時我什麼心情,你懂噻。”
“掉坑裏了”我笑道。
“況且我們學校的教學水平,你也知道,老師上課照本宣科,考前劃重點,考試全通過。同學分三種:一是總在運動場宣泄、練肌肉的,二是總在女生宿舍下轉悠、談戀愛的,三是總在宿舍或網吧、打遊戲的。隻有我,是在想出路的。”
“憑我們老家人的思維慣性,出路不外乎考學和當兵,當時,部隊在學校征兵,保留學籍,我是當時全校唯一的一個報名的,後來,就到了一個武警部隊當兵了,我記得到部隊後第一給你打了個電話。”
“是的,我當時非常吃驚,你怎麼去當兵了,好像是個座機號碼打過來的。”
“那是部隊的電話,專門讓新兵給家裏報平安的。我爸爸沒手機,除此外,就你算我最親的人了,所以就給你打了。”
“算你聰明。接了你的電話,我又給我爸爸打電話,讓他轉告你爸爸,轉了好幾道彎。”
“當新兵時是懵的,後來下連隊,到了一個看守所,看守犯人。我在部隊努力訓練,積極表現,當時就想考個軍校或轉個士官什麼的。隊長指導員都很喜歡我,要調我到隊部當文書,畢竟我是個大學生,文筆還行。但我們班長給隊長提意見,我是個軍事骨幹的料子,是班上的示範兵,不同意調我走。我們班長是個老士官,就像是《士兵突擊》中史金那樣的人,非常敬業正直,而我就是有文化的許三多,吃苦精神是鋼鋼的。我拿過支隊的擒敵能手、訓練標兵,還被評過優秀士兵,自己也覺得出路有希望了。”
“那後來呢?”
“要命運。有人,幸福的家庭是一樣的,不幸福的家庭各有不同。這話在我這裏是剛好反過來。在考軍校前一周,我在一次訓練中從單杆上摔下來,把腳扭了,跟我爸爸的腿傷了是一個意思,改變命運了。軍校沒考成,後來轉士官,當年上級規定主要考慮有技術專長的人轉士官,我沒學過駕駛衛生員廚師什麼的,隻會軍事訓練,也沒轉成。在幹部和班長的齊聲惋惜下,退伍的日子到了。”
“離開部隊的前一晚上,班長悄悄把我拉到樓頂,他從炊事班拿了些鹵菜,掏出一瓶白酒,對我:兄弟,莫怪我,沒把你帶出來,想哭就哭吧,不解氣就打我一頓,你要放不開,就喝一大口酒吧。其實我家裏的情況班長都知道,他這樣,是他把我當親兄弟。但我沒哭,隻喝酒,一大口一大口地吞。我看著班長:哥,我認了,這就是命。班長看著我,他哭了。
他在這段的時候,我發現,他情緒有點激動,眼眶有點異動。他笑了笑:“都過去了,還忘不掉,可見我修行不到家啊。”
給讀者的話:
請給孤獨的奮鬥者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