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記憶(1 / 2)

(今日第一更,十分鍾後,第二更馬上送出。求收藏,推薦)

處理完屍體之後,劉思嘉回到了別墅,隻不過,他並沒有任何睡覺的欲望,隻是緩步走到了別墅的屋頂,看著天空的那輪明月有些出神,同時,一個埋藏在他心裏的記憶卻悄然湧上了心頭。

依稀記得,他出生於康熙五十年,也就是公元1711年,可以說,三百年來除了那段被困在【組織】裏的日子,他見證過滿清王朝從昌盛到衰落,從辛亥革命到抗日戰爭爆發,從新中國成立,到無數的高樓聳立。倘若在別人眼裏,能夠擁有永恒的生命那是一件願意舍棄富可敵國的財富,可是在劉思嘉看來,這三百年無疑是孤獨的。

一秒鍾前,劉思嘉剛剛掩上了自己的房門,一秒鍾後,劉思嘉的身影卻出現在別墅的天台之上,雖然,吸血鬼是一種被詛咒了的生物,一種無法在陽光下出現的生物,可是劉思嘉卻是一個例外。

康熙五十年,一個叫做劉思嘉的男孩兒出生於一個書香世家,或許是因為出身的氛圍,劉思嘉三歲識千字,五歲熟讀四書五經,九歲之時出口成章,十三歲成為當地最年輕的一員秀才,雍正十一年,劉思嘉高中狀元,當時也僅僅二十二歲。

同年,劉思嘉大婚,而他結婚的對象乃是自己父母從小就給他指腹為婚的一位小家碧玉,常言道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可謂人生四大幸事,而劉思嘉一年就占了兩個,原本大家都以為劉思嘉的前途不可限量,然而,就在這個時候,一場人禍卻悄然降臨在他的身上。

三年前,翰林院庶吉士徐駿,因為一句“清風不識字,何必亂翻書。”還有“明月有情還我顧,輕風無意不留人。”被當時的皇帝雍正認為這是存心誹謗,被安了一個大不敬的罪名被滿門抄斬。而這位徐駿卻是劉思嘉的一位恩師,或許是因為有人嫉妒劉思嘉的好運,一紙奏折送到雍正的龍案之上,並且誹謗劉思嘉寓意為自己恩師平反。而這個罪名無疑觸動了當朝統治者的逆鱗。於是乎,沒出幾日,新科狀元便成為了階下囚。而劉思嘉的親人則被流放到三千裏之外的寧古塔充軍。

當年秋天,劉思嘉被處於極刑,或許是顧念劉思嘉新科狀元的身份,雍正皇帝隻是賜了一杯毒酒給他留了一個全屍,在這個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年代,劉思嘉也隻能認命,當毒酒穿腸而過之後,毒藥也隨即發作。

隻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也不知道過了多久他居然重新睜開了眼睛,開始的時候,劉思嘉還以為自己到了黃泉路,可是很快他就發現,他依舊活在這個世上。對此,他十分詫異,還以為是不是那位不知名的俠士將原本的毒酒換成了能讓自己假死的藥酒。

或許是因為他是皇上賜死之人,在喝過毒酒之後隻是被大內侍衛隨便找了個涼席棄屍荒野,否則,他醒來的第一件事恐怕就是想辦法從棺材裏爬出來,既然沒有了這個麻煩,劉思嘉在驚慌之中隻能粗略的辨認一下方向,朝著寧古塔的方向開始逃竄,畢竟,那裏有著自己的親人還有自己的愛人。

結果,就在第二天初生的旭日照在他身上的時候,一陣灼燒刺痛的感覺傳遍了全身,幸好此時旁邊有一個山洞,劉思嘉用盡自己最後一份力量衝了進去,頓時,那種灼燒刺痛的感覺消失不見,而剛剛被灼燒的皮膚居然用肉眼可見的速度開始愈合。

“我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對於這種突如其來的變故,劉思嘉就算打破腦袋也無法想個明白,之後多次嚐試也終於認定,自己居然無法在陽光下活動,更為要命的是,他將昨夜從一家農戶偷出來的幹糧全部吃光依舊無法彌補那種饑餓感。

終於,這時候,一位路經此地的客商鑽了進來,而且他的身上出現了好幾道傷口,鮮血依舊在不斷的流出,不用問,他肯定是碰到了山賊僥幸逃脫一名來這裏暫避,可沒想到,山洞中另外一人卻突然生出了一種興奮。

不用問,這人肯定就是劉思嘉,而他也發現,那種血腥之氣居然在自己內心裏無限擴大,最終,他無法忍受這種誘惑,悄悄地來到這位客商的身後,不顧客商奄奄一息的情況,居然一口咬在了他的脖頸之上,感受到鮮血順著自己的喉嚨流入肚中,劉思嘉感覺到自己全身都充滿了力量,同時,在吸血的過程中,劉思嘉的嘴中悄然出現一對尖利的牙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