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眼中閃爍著精光道:“不錯,總管大人竟然能夠在南方降服宋閥,甚至在如此之短的時間內震懾魔門,一統整個江南之地,我們這些做下屬的不幫大人吧,至少也要為大人守住這北方的根基之地。 . .”
似劉伯溫還有厲若海這等智謀高絕之人,如何看不出方孝玉一統南方對下大勢的影響。
若然方孝玉隻是一統南方的話,最多也就是讓北方各梟雄感受到莫大的緊迫感,會促使北方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統一,而在此期間,由南方進入北方卻是沒有那麼容易。
可是方孝玉卻是不同啊,方孝玉不止是統一南方,更重要的是在北方,方孝玉可是占據了一一州之地啊,如此一來可就是南北呼應,這也是李閥、李密等人不敢坐視的緣故。
真的坐視方孝玉的勢力壯大下去的話,那麼他們還爭什麼下啊,幹脆早早的準備好投降吧,好歹也能夠保全性命。
整個幽州隨著劉伯溫還有厲若海兩人拿出了意見之後便進入到了高度警戒的狀態當中,甚至劉伯溫和厲若海商議之後,直接做主再次征兵的決定來。
征兵這種事情可大可,但是無論如何都要經過方孝玉的同意才是,不過他們一時之間也無法聯係到方孝玉,所以二人自己做主,先行征兵,等到方孝玉歸來,二人再行向方孝玉請罪。
再次征招十萬大軍,加上原本留下來駐守幽州的五萬大軍,整個幽州差不多有十五萬人馬。
十五萬軍馬在手,劉伯溫還有厲若海兩人也不過是稍稍安心一些罷了,兩人心中也非常清楚,除非是方孝玉或者龍兒歸來,不然的話,麵對破碎級別的強者,他們這些人根本就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可是明知道這些,兩人也不得不抗爭,總不能坐在那裏等死吧,拚一下還有一線希望,不拚可就真的沒有一點希望了。
北方如此之大的動靜自然是瞞不過有心之人,大船之上,方孝玉看著傳來的關於北方的消息嘴角微微翹起,輕笑道:“劉伯溫果然沒有讓我失望!”
不管是宋缺還是石之軒自然明白方孝玉這麼是因為劉伯溫自作主張征兵的事情,在他們看來,劉伯溫此舉雖然有些逾越,但是不得不,能夠在這種危急情勢之下做出這樣的決定,劉伯溫也不是等閑人物。
讓方孝玉好奇的是厲若海此人的出現,方孝玉想不到的是這麼一位有著破碎潛質的人物竟然會出現在鎮北軍當中。
看著情報當中關於厲若海的介紹,雖然不多,可是也點出厲若海是龍兒掘自鎮北軍軍中。
宋缺看著關於厲若海的介紹笑道:“大人麾下有這些大賢,料想撐到我們趕到幽州卻是足夠了。”
厲若海有著不亞於石之軒的實力,或許不是破碎強者的對手,可是拖延一下時間的能力還是有的。
以他們一行人的腳程,最多三時間就能夠趕到幽州,到時候不管情勢如何的危機,就算是幽州淪陷,相信以方孝玉的實力也足以扭轉乾坤了。
當然前提是劉伯溫還有厲若海兩人能夠保住鎮北軍,而不是拚的全軍覆沒。
畢竟到時候方孝玉和宋缺可以鎮壓聯軍,甚至反攻聯軍,但是戰爭可不是靠著他們這些強者就可以維持的,他們可以打下一座座的城池,但是沒有兵馬去占據,他們也是分身乏術,總不能打下之後就不管了吧。
所以方孝玉對劉伯溫還有厲若海的期望就是在步步後退拖住聯軍的同時盡可能的保全鎮北軍的實力。
聯軍氣勢如虹,三方聯軍加起來足足十五萬之多,尤其還有兩尊破碎級別的強者坐鎮,可以不管是哪一方都對這一戰充滿了信心。
如果方孝玉或者是那位龍兒夫人兩人當中的任何一個坐鎮幽州的話,他們都不會如此的樂觀,關鍵方孝玉這會兒遠在江南,而龍兒夫人遠征草原,正是幽州實力最為空虛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