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年底,皇太子大婚,同日,冊封太子妃。*[*****請到看最新章節*****]
兒子成親了,烏那希便似乎也覺得完成了一件人生大事,至於從胤礽第一天娶媳婦起,康熙就心心念念地念叨著生嫡孫的事情,她倒是不強求,其實說起來,她也不過三十幾歲,就要做奶奶,總覺得也是怪稀奇的,當然,若是當真能如康熙所願,太子妃三年抱兩,她自然也是樂見至極,不過這種事情,不能強求,還是順其自然的好。
二十九年開春之後,西北局勢吃緊,朝廷和準噶爾部的戰事一觸即發,康熙已經幾次向下透露過了親征的意向。
比起十幾年前康熙還是小皇帝時異想天開地要親上戰場的念頭,如今各方麵的時機條件都算是天時地利,他有這個傾向,也不出乎眾人意料,這一次,即使是烏那希,也沒有多勸,隻在康熙與自己說了這事之後,叮囑他一路小心,平安歸來,之後便就開始親手幫他準備他出行要帶的一應貼身之物。
倒是胤礽來請安時說起這事,言語裏卻有些憤憤不平,說是汗阿瑪要親征了,大哥自請上戰場,汗阿瑪滿口就答應下來,還給他封副將軍讓他隨二伯王一塊出征,他也想去,隻是才一開口,還沒說什麼呢,就被汗阿瑪一口給否決了。
烏那希聽著自己兒子喋喋不休地抱怨,想到胤礽即使成了親,即使如今在外人麵前已經是能夠獨當一麵的皇太子,到了自己麵前依舊還帶著孩子天性不自覺地會跟自己撒嬌,心裏倒是有些高興,反倒是勸起他:“你汗阿瑪也是為你好,戰場你又沒去過,他擔心你會出事。”
胤礽卻不以為然:“戰場汗阿瑪自己也沒去過啊,而且大哥哪裏就去過,他倒是給大哥封了副將軍,要帶著他一塊去,真是威風。”
烏那希聽著終於是微蹙起了眉,問他:“你這麼不高興到底是因為你汗阿瑪不肯讓你上戰場領兵,還是因為你大哥被封了副將軍?”
胤礽撇了撇嘴,實話實說了:“他是皇長子,母家外戚勢力在朝中不可小覷,要是再有軍功在身,我就算是皇太子,也不定比得過他了。”
“你這是妄自菲薄,”烏那希道:“你汗阿瑪親征,你幫著他監國坐鎮後方,功勞一樣有的。”
“但比起實打實的軍功還是差得遠了,”胤礽道:“那些宗親外臣眼裏看來都完全不是一回事。”
“你大哥他也有這個意思?”
胤礽沉默了下去,片刻後才道:“我不知道,我沒問過他。”
烏那希輕拍了拍他的手,笑著勸他:“你們兄弟感情不是一直不錯的,他不定會非要跟你爭這個,你別自己先想岔了,何況,你隻要自己不出錯,別人還能動得了你位置分毫嗎?”
胤礽沒有再說,轉而道:“前兩日汗阿瑪考察我們一眾兄弟的功課,小七小十兩個笨蛋,一點不給本太子長臉,兩個人加起來還不如八阿哥功課好,汗阿瑪一直在稱讚他,大哥可是好不得意,八弟的功課又不是他教的,也不知道他在高興些什麼。”
烏那希噗嗤一聲就笑了:“那你還嫌棄你七弟十弟不給你長臉呢,八阿哥是他額涅養的,他帶大的,你汗阿瑪誇讚八阿哥,他當然高興了。”
這麼說著烏那希自己心裏也咯噔了一下,這麼多年她倒是甚少在意過這個八阿哥,在她知道的曆史裏頭,八阿哥也是戰鬥到了最後的能人,即使如今情勢很不一樣,四阿哥完全沒了機會,八爺黨也先天就被挖了牆角,但是有些事情,還是不得不防……
當然這些烏那希並不想跟胤礽說,隻安慰他:“你別想那麼多了,管他們怎麼樣呢,你顧好你自己就是了。”
胤礽悻悻然閉了嘴,抱怨夠了也懶得再說了。
六月,再確定了親征的日程,正式下了詔書之後,烏那希陪著康熙一塊,去了京郊的皇家寺院上香祈福。
康熙求的是天佑大清旗開得勝,烏那希則是求的菩薩保佑他早日平安歸來。
在上過香虔心拜過菩薩之後,烏那希輕推了推康熙的胳膊,笑著提醒他:“皇上,抽支簽吧。”
康熙有些猶豫,來求菩薩也是求個心安,若是能抽到上簽那自然是再好不過,若是萬一不是,親征的詔書已經下了,他也萬沒有因為這個就反悔不去的道理,說出去也是讓天下人笑話,但心裏總歸不會舒坦,還不如幹脆不求這個簽,烏那希卻不以為然,笑著將自己方才求的簽遞給他看:“我求菩薩保佑皇上您早日戰勝歸來,方才住持說這是支上簽呢,您也求一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