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靠近
上古有地府,地府有六道,六道涵括天地萬物生靈無尚轉世,六道中,天道,人間道和阿雷晏道為三善道,彼岸仙道,吃食鬼道和畜生道為三惡道。
上古地府,依據生靈生前所作所為為依托,審判生靈,善者入善道,惡者入惡道,所謂賞善罰惡,正是如此。
申賢俊修煉出了六道圖,完善六道,這進一步的功法,竟然是修煉者賞善罰惡的根源,也就是業力裏麵所蘊含的秘密。
而這秘密,在《六道輪轉經》之中,有一個專門的說法,那就是十二因緣說。
所謂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這十二因緣說,真實審判生靈的依據,蘊含在那無數的業力之中。
業力的產生,本身,就是一種記錄的過程。
而且,業力,本身,就是一種審判的工具,更多的,是表現作惡的事實。
十二虛格凝聚,裏麵的造像,不是別的,正是表現了十二因緣說的基本內容,即展現眾生無尚生存之中痛苦的原因和名狀。
六道無尚圖外圍,十二個虛格隨著無數的業力融入,凝聚成十二因緣圖說,六道圖也從原來的兩層,化作三層。
在這第三層上方正中的圓龕中的影像,是一晏刹將軍,身著將服,手持寶劍,危襟電坐。
其餘十一圓盒,沿反時針方向依次為:一老者悠閑而坐,旁擺瓦輪;一猿猴結跏而坐,一漁翁撐船捕魚;一修行者靜心參禪;一對男女雙手互摩;一女子站立,向坐著的男子訴說;一母親懷抱嬰兒;一青年腳踢瓦罐,毆打老婦;一著朝服官吏麵呈怒容;一孕婦;一侍者攙扶一老者;一病者;一棺材,兩位女人扶棺痛哭;兩男女並坐交談,麵露愁容;一男子雙手掩麵,心生悲痛;一婦女背著小孩,與男子惜別;一男子緊挽韁繩,牽馬不騎。
這些造像,依次表現了“十二因緣說”中“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病死、憂悲苦惱”等人生彼此互為條件或互為因果的十二個環節。
所謂因緣果報,在這裏,都能夠找到具象。
當十二因緣圖凝聚成功的瞬間,申賢俊心中明悟,對於第三層功法的理解,也達到了一定的程度。
這一層的功法,竟然是,對六道生靈的審判功法。
依托十二因緣圖,申賢俊可以審判生靈過往,從而將生靈依據生前所作所為,進行審判,從而為無尚六道做出依據判斷。
這無疑,是一層完善六道的功法。
申賢俊得到了這一層的功法,凝聚十二因緣圖,實力在陡然之間,暴漲。
那些融入十二因緣圖中的業力,彙聚成獨特的六道法力,讓申賢俊身上的六道業力,有了更深刻的內容。
蔓延數裏濃鬱的如同烏雲籠罩般的業力,被申賢俊盡數吸收,但隨即,一道道烏雲,從四麵八方,彙聚而來。
旁邊不遠處盤坐的雷晏等人霍然起身,神色凝重的看著山頂的申賢俊。
這些彙聚而來的烏雲,不再是業力,而是天劫劫雲。
此時,他們如何還不知道,申賢俊的修煉,已經有了突破性的進展。
隻是他們沒有想到,竟然會引來天劫。
難道,本尊又幹了什麼天怒人怨的事情?
就在烏雲彙聚的時候,申賢俊睜開眼睛,露出意思笑意。
依托功法,他已經將十二因緣圖暫且穩固,裏麵的十二個代表因緣果報的圖像,已經盡數凝實,同時,他對於業力的理解,也越發的深入。
業力,不再單純的是三善根和三惡根業力,被賦予了更多的內容。
而依托對業力的了解,申賢俊對於六道,也有了更會深入的體會。
唯有明白因緣果報,才能夠真正懂得六道的精髓。
天地六道,果然,不同反響,不愧是上古那片天空,大道之下,與天道並列的天地規則。
深深的吸了一口氣,申賢俊抬頭看天,麵對天劫,毫無畏懼。
他知道,這篇天地的在上古大劫之後,早已經生出了殘缺的規則,而這規則,並不包含六道,此時他觸及了六道秘辛,定然要接受這方天地的懲罰,或者說是,考驗。
上次開六道圖,天劫就已經降臨,但是在天劫降臨的同時,申賢俊也獲得了莫大的好處,這片天地中殘留的六道碎片,被天劫帶來。
其中最為重要的,正是六道劫眼,六道劫眼雖然殘缺,但卻讓申賢俊的六道分身,真正的和六道連接在了一起,有了執掌六道的意義。
“本尊,可需要我們出手。”看到申賢俊醒來,雷晏提醒道。
哪怕是他們,也感受到了天劫的壓力。
這天劫,肯定比之上次的六道天劫,都要厲害的多。
申賢俊搖搖頭,“這天劫,我獨自應對就可以了,你們幫我護法。”
天劫,未必就沒有好處,申賢俊修煉出十二因緣圖,但卻隻有其型,而沒有其深,真正的十二因緣圖,顯然不止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