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分別
在其他人興奮地準備時,我看到阿依吐露一個人悶悶不樂滿麵愁容,也不知道什麼原因,忙過去詢問。
原來這一趟就屬她的旅行社損失最大,兩輛車壓破了鹽殼地,也不知道拉不拉的出來。關鍵是同行的三個司機一下子死了兩個,回去後還不知道要應付什麼樣的場麵,旅行社也不知道能不能繼續幹下去。
我一聽原來是因為這個,心裏也為那兩個喪命的司機感到惋惜。死去的人既然回不來了,活著的人可不能再有什麼意外。
我安慰她幾句,趁機向她道出我們的計劃。我看這群人裏麵,苗雪和阮曉亞這兩個是唯恐天下不亂,孔金全和任國強根本就是她們的跟班。而羅沙沙她們則又骨子裏透著一股冒險精神,比苗雪她們強不了多少,隻有她的性格比較沉穩,在我們離開後或許能把她們拖在這個地方幾天。
阿依吐露聽懂我的意思,點頭同意盡量把她們拖在原地幾天,等我們安全返回。
我知道她們不可能會聽阿依吐露的話,但是拖住個一、兩天應該不成問題,如果我們一切順利,也許更快就能回來,這倒不是什麼大問題。我和阿依吐露計儀已定,其她人也準備就緒,隨即開拔向古城出發。
進入古城內部,視覺上的感觀與在城外大不相同。站在林立殘牆斷臂之中,那種破敗的滄桑感直接衝擊著我的視覺神經,心裏感覺特別壓抑,說不出到底是什麼樣的感覺。
古城的主體包括各種破敗的房屋都是由沙土和紅柳建成,還有大量的胡楊木。但是現在都已非常殘破,大量的房頂已經倒塌,隻剩下厚重的四壁依然矗立著,訴說著曾經的輝煌。
古城內房屋的布局非常合理,街道寬敞,房屋整齊有序。被胡楊木砸破的地麵之下竟然有著發達的排水渠道,渠道大小剛能鑽進一個成年人,四壁平整劣實,上麵覆蓋的沙土板也不知道用什麼方法製成,堅固耐用,除少數破損,大部分依然為排水渠道遮擋著風沙的侵襲。渠道四通八達,蜘蛛網一般布滿整個古城的地表之下。按照此情形看,這座古城以前的排水係統相當的發達,隻此一點這樣就比現今我國的個別城市都要先進,這樣的城市規劃竟然出現在兩千年前的古城裏,簡直太不可思議了。
阿依吐露瞪大著雙眼,滿臉的難以相信。她是土生土長的新疆人,古西域的傳說由來已久,古西域三十六國在她心裏如數家珍一般。自從開發出羅布泊的旅行路線以後,對於羅布泊範圍內的古遺址她更是了如指掌,可她從來都沒聽說過有如此一座與樓蘭近在咫尺比樓蘭還要發達的古城。
在建築風格上這座無名古城與樓蘭和其它古城並沒有太大的差異,在房屋中找到的一些殘破的陶罐和沒有完全腐敗的農具在外觀上也說明這裏和古樓蘭人在風俗上也大致接近,但是明顯又比樓蘭更先進,為什麼曆史上沒有一丁點這座古城的相關記載?
雖然我對考古一竅不通,也沒有這方麵的興趣,但是如今我對這個古城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個古城到底存在於那一個年代?屬於什麼人?又毀滅於何時?我邊想邊看向身邊的張澤。
張澤看到我的表情,已知道我想問什麼,不待我發問就遺憾地說“我什麼都不知道,我也是三天前才知道這座古城的存在。聽說以前有人在這裏發現過什麼了不得的東西,致使軍方對此嚴格保密,如果不是我們這次有任務在身,軍方做出讓步,我們現在根本到達不了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