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垂釣的蝴蝶 (3)(1 / 3)

我的丈夫漢諾奇和我寫了一本書《善舉:怎樣發動一次“善舉革命”》,引起了很多美國人的關注。在芝加哥某廣播電台的脫口秀節目中,一個不知名的人通過電話和我們分享了下麵這個故事。

“嗨,媽媽,你在做什麼?”蘇茜問。

“我在給鄰居史密斯太太做一個焙盤。”她媽媽說。

“為什麼呢?”年僅6歲的蘇茜問道。

“因為史密斯太太很傷心,她失去了女兒,難過得心都碎了。我們應該照顧她一段時間。”

“為什麼呢,媽媽?”

“你看,蘇茜,當一個人非常非常傷心的時候,他甚至會在一些像做飯這樣的小事上有麻煩。因為我們都是社區中的一員,而史密斯太太又是我們的鄰居,所以我們應該做些事情幫助她。

“史密斯太太再也不能和她女兒聊天、擁抱女兒,或者做一些媽媽和女兒一起做的愉快的事情。你是個聰明的姑娘,蘇茜,也許你會想出一個辦法來幫助照顧史密斯太太。”

蘇茜很嚴肅地思考了這個問題:她怎麼才能為照顧史密斯太太出一份力呢?幾分鍾之後,蘇茜敲響了史密斯太太家的門。史密斯太太開門說:“嗨,蘇茜。”

蘇茜注意到史密斯太太的語調不如以前和人打招呼時那麼熱情動聽了。而且,史密斯太太看上去好像一直在哭,因為她的眼睛很濕,還有些腫。

“我能為你做些什麼,蘇茜?”史密斯太太問。

“媽媽說你失去了女兒,所以非常非常傷心,傷心得心都碎了。”蘇茜害羞地伸出了手,手中是一片創可貼,“這是為你受傷的心準備的。”

史密斯太太哽咽了,淚水有些止不住。她蹲下來抱住了蘇茜,含淚說道:“謝謝你,親愛的,這很管用。”

史密斯太太接受了蘇茜的善舉,而且格外地珍惜。她買了一個帶有玻璃鏡框的小鑰匙環——既能掛鑰匙又能驕傲地展示家裏人照片的那種。史密斯太太把蘇茜給的創可貼放進了鏡框裏,以便每次看到它時都能提醒自己,要讓心靈的傷口愈合一些。她很清醒地知道心靈的康複需要時間和支持。那個創可貼已經成為治療她心靈創傷的良藥,盡管她永遠不會忘記曾和女兒一起分享的愛和歡樂。

珍貴的寶石項鏈

文 / 科頓·克宙格

這是聖誕節前夕的一個傍晚,街道上張燈結彩,熙來攘往的人們正忙著采購聖誕禮物。吉姆站在自己開的那家小小的古玩店的櫃台後麵,呆呆地望著興高采烈的人們,心想自己也許是世界上最孤獨的一個人了。

吉姆的父親生前是這家古玩店的老板。父親死後,店鋪就留給了吉姆。吉姆將店鋪收拾得幹幹淨淨,門口的櫥窗裏整齊地擺放著各式各樣漂亮的裝飾品和古玩。

將近7點,吉姆看見一個8歲左右的小女孩走進店裏,她將紅撲撲的小臉蛋貼近櫥窗的玻璃,一雙天真爛漫的大眼睛專心致誌地朝裏瞅,似乎要將每樣東西都仔細地端詳一遍。過了好一會兒,女孩臉上露出笑容,心滿意足地走到櫃台前。

吉姆站在櫃台後麵,神情憔悴,一雙無神的眼睛打量著麵前的小女孩,心裏卻滿是落寞淒涼的滋味。

“你能將櫥窗上那串漂亮的藍珠子項鏈拿給我看看嗎?”女孩猶豫片刻,終於怯生生地問道。

吉姆從櫥窗裏取出項鏈,輕輕地展示給女孩。那是一串鑲嵌著藍寶石的價值不菲的項鏈,它看起來是那樣玲瓏剔透,美麗極了。

“對,就是這串!”女孩興奮不已,“請您用那種紅顏色的包裝紙給我包起來,行嗎?”

吉姆仍然不動聲色地打量著她:“你是在給誰買禮物,對吧?”

“給我姐姐,她是天底下最最好的人,在我媽媽死後,她一直照看我。我每天放學以後都去賣花,我把賣花的錢都攢了起來,為的就是在聖誕節給她送一件最最漂亮的禮物。”

“那麼,你有多少錢?”吉姆問道。

女孩從口袋裏掏出一塊手帕,一層層打開後,將一大把零錢放在櫃台上,“就這些,這是我賣花得來的所有的錢,還有姐姐平時給的零花錢,都在這裏。”

吉姆的內心頓時仿佛被什麼東西輕輕撥動了一下,眼光裏開始出現一種異樣的光彩。他默默地看著女孩,思忖片刻,然後小心翼翼地撕去項鏈上的價格標簽,他怎能讓她看到實際的價格呢?

“你叫什麼名字?”他一邊問著,一邊將項鏈用一張鮮豔的紅紙細心地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