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兒皇帝把一眾阿哥召喚到乾清宮就是為了要當著皇子們的麵處理八阿哥的事情。既然是嚴肅處置,以儆效尤,皇帝斥責八阿哥的話語自然不會說得好聽,甚至完全可以說很難聽。什麼“柔奸成性,妄蓄大誌”、“糾合黨類,妄行作亂”、“處處沽名,希冀為皇太子”,就連八阿哥“素受製於妻”這種怕老婆的夫妻私事也被皇帝拿出來數落,列為八阿哥諸多罪狀中的一個。
我看皇帝真的是被幾個兒子氣昏頭了。
皇太子素行不良,性情暴虐,平時對王公大臣們想罵就罵,想打就打,想罰就罰,比皇帝還要皇帝。這次十八阿哥去世他非但視若無睹,絲毫沒有表現出身為兄長的友愛之情,還每夜在皇帝的大帳外窺探皇帝的一舉一動,把皇帝搞得戒懼不寧,心神難安。
皇帝這次還沒回京城就痛下決心把皇太子廢了,嘴上雖然不說,心裏肯定是既傷心又絕望,要知道,皇太子小時候是皇帝親自教導的,這是其他任何一個阿哥都沒有過的特別待遇。
皇帝惱怒皇太子的不爭氣,想著精明能幹的八阿哥能為他分憂解難,怎料,他讓八阿哥去辦查抄淩普家產的事兒,結果又讓他很失望。其實仔細琢磨,皇帝這次重責八阿哥並不是單單為了淩普的案子。在八阿哥回奏皇帝淩普抄家的事兒之前,還發生過一個令人不愉快的小插曲。
說到這個小插曲,就又要牽扯進一個皇子,那就是眾皇子中的老大——大阿哥胤褆。
胤礽在出巡途中被皇帝下旨拘禁,回京後是由大阿哥和四阿哥負責看守的。大阿哥和皇太子的關係一直就不怎麼樣。大阿哥是皇長子,皇帝卻冊立了排行第二的胤礽為皇太子,大阿哥自視甚高,心裏自然不會舒服,始終耿耿於懷,無奈胤礽是皇後所出的嫡子,又有太皇太後、皇太後、皇帝撐腰,他縱使心有不滿,也不好發作,隻能忍耐。
如今胤礽被廢,千載難逢的機會,於是,大阿哥在皇帝麵大放“豪言”,大致意思麼就是說胤礽是罪有應得,要誅殺胤礽,不必皇帝親自動手,大有除胤礽而後快的意圖。除此之外,大阿哥在皇帝麵前還大力推薦八阿哥,說是有個在京城很有名的算命術士叫張明德的,曾經給八阿哥看過相,斷言八阿哥命好,日後必大貴。
大阿哥之所以踩胤礽,捧八阿哥,自然有他自己的小算盤。
皇太子胤礽被廢黜,身為當朝的皇長子,大阿哥當然也希望自己能當上皇太子,然而,他深知自己能力有限,在皇帝那兒也不得寵,在朝中又沒有強力支持自己的勢力,反觀八阿哥,皇太子甫廢,皇帝就立即任命他充任內務府總管,儼然是皇帝跟前的大紅人。八阿哥聰明能幹,德才雙全,深得父皇寵愛,又因為善於經營人脈,朝堂之上有大批的擁護者,條件要遠勝於自己,而且八阿哥的母妃良妃生八阿哥的時候身份低賤,沒有資格親自撫養自己的兒子,八阿哥從小是由惠妃帶大的,而惠妃又是大阿哥的母妃,兄弟關係自是要比其他兄弟親密一些。既然自己榮登儲位無望,那麼就在父皇麵前推薦一下八阿哥,以後若是八阿哥真當了皇帝,還能不記得自己當初舉薦有功?
可是,盤算來盤算去,看似一石二鳥的計策結果卻是引起皇帝的極端反感,皇帝不但嚴厲地將大阿哥斥罵了一頓,更下令讓人抓了術士張明德的人,關進天牢等候發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