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反省(1 / 1)

時間回溯到1979年夏天,薛明作為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任東線戰區某師尖刀團偵查連的連長,由於在同登阻擊戰中率部勇猛穿插,成功搶在敵人增援部隊到達之前,切斷了對方增援的必經之路,並迅速布置起了第一道防線,經過一天一夜激戰,成功阻滯了對方一個團的瘋狂進攻,為全團進入阻擊陣地贏得了寶貴時間,同時也為奪取同登的戰役,做出了突出貢獻。但他們也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當他們撤出陣地的時候,全連的士兵僅剩下了四分之一,並且各個帶傷,薛明的右肩也被嵌進了一塊越軍炮彈的彈片,為此,他們全連榮獲“敢打必勝英雄連”稱號的,並榮立集體一等功,薛明記個人一等功。對越作戰既定目標就是教訓越南這隻白眼狼,在完成打擊目的之後,中國軍隊開始從越南撤出,此時,已是代理營長的薛明和他的連隊又是最後一個撤出戰場的,期間數次粉碎了敵人對我後撤部隊的騷擾,並掩護、配合工兵部隊摧毀了沿途所有越軍的地堡工事以及地麵建築。

當踏進國門的那一刻,他並沒有太多的喜悅,曾經和他一同殺向戰場那些戰友,大部分都長眠於地下了,身邊已經說不出是第幾批補充進來的新兵了,他甚至都叫不出他們的名字,看著那一張張稚氣未脫的臉,想想那些已經消失了的同樣稚氣的臉,薛明心裏有說不出的滋味,這不是他心中的勝利,作為軍人他深知打仗就會有犧牲,但不應該有無謂的犧牲,經過這場戰爭的洗禮,越發堅定了薛明內心積蓄已久的一個認知,那就是未來戰爭將不會再是大規模的集團作戰了,而是一些擁有各種技能、可隨時引導遠程打擊的小規模特種作戰,這樣既可以避免大規模的投入兵力所帶來的傷亡,又可在敵後實施爆炸、暗殺等破壞活動來擾亂敵方,以最小的投入換取最大的勝利,他想要盡快把這些整理出來,彙報上去。

此刻,正在臨海某市海濱休假、療養的薛明正埋頭翻閱一些從各處帶來的資料書籍。

此時,作為部隊重點培養的薛明和一班同樣有血性的年輕軍官正在參加一個為期一年的指揮專業培訓。臨近結業的時候一紙密令結束了他們即將完成的學業,所有學員不管來自何方,全部被充實到一線部隊,讓實戰來檢驗他們的學習成果,這些年輕才俊同樣躍躍欲試,希望在戰爭中來證明自己,隻是,這一批有抱負的年輕人,大部分都把自己的生命,留在了異國他鄉,本來薛明接到的命令是讓他還回到團參謀部,但他堅持回到自己的曾經帶過的偵察連,為此,他還直接找到了父親的老戰友、他們的師長顧長輝。

素有儒將之稱顧長輝非常看好這個老戰友的孩子,不僅因為薛明聰明好學,肯鑽研,更因為從薛明身上看不到那些高幹子弟慣有的驕橫之氣。薛明也從不要求特出照顧,更不會炫耀自己的身世,他處處嚴格要求自己,身先士卒,他身邊的戰士沒有一個不佩服他的。從普通戰士到團作戰參謀,一步一個腳印,薛明的蛻變顧長輝看在眼裏,喜在心裏,更為老戰友高興。這次薛明被選去進修,完全是憑借自己的實力爭取來的。

當時為了解決部隊指揮人才青黃不接的現狀,各個部隊、機關通過考核,選拔出一批在各自領域有突出表現的年輕有為的青年軍官進行各個科目的專項培訓,薛明正是由於出色的表現,在各項考核中均名列前茅,被全票推選入圍,他參加的是指揮專業培訓。薛明十分珍視這次難得的機會,他就如同一塊海綿一樣吸收著每一個點點滴滴。隻是臨近結業,戰事爆發,他們所有人提前結束了院校的生活,趕回了各自的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