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暗令密選(1 / 2)

公曆1980年元旦剛過,薛明就和一批專業人員離開c城奔赴全國各地。

啟程前夕,薛明召集從各地趕來的專家、教官和老師,大致說了一個招生標準和訓練思路,並列舉了外軍特種部隊所設的訓練科目及訓練方案,招收的人員素質和所具備的專業技能。薛明非常誠懇地希望大家各抒己見,拿出一個完整的招生與訓練的計劃書。

大家針對準備招收的七八歲左右的孩子的心理特點和身體適應性,對未來訓練人員的配置及訓練科目都做了深入細致的探討和可行性的分析並仔細論證,在短短的幾天時間裏,他們集思廣益,最終大體確定了將要設立的科目和未來招生的總體方案。經過完善,對招生過程中的各種測試標準都做出了詳細的解釋,同時也對期間可能遇到的困難做了很多的預案及應對方法,最終拿出了一個完整的招生及訓練方案上報,並很快得到上級的首肯與批複,隨即他們就按各自劃分的區域,奔赴祖國的大江南北。

薛明與其他九個人組成的招生小組是負責長江以北至東三省的東北區,他們的落腳點是一個濱海小城。抵達小城以後,他們分成了三個小組,薛明和另外兩個人,一個是軍隊裏的三屆搏擊冠軍,名叫耿誌軍;另一個是軍隊的科研人員,名叫嚴嶽,會製作和拆解各式各樣的爆炸裝置,他們三個留在本地了招生,另外兩個小組則去另外其他的城市招收隊員,剩餘的一名小組成員,負責與各地相關部門接洽,這樣就可以使招生小組抵達下一個城市以後立即投入工作。

這次招生的一個明確紀律就是不要大張旗鼓。首先,他們在全國各地篩選出一百五十個大中城市,按城市間的距離遠近及分布狀況,劃分出八個大區,每十個人負責一個區域,區域內每個既定的目標城市隻選擇在其中一個主要的行政區裏進行招生,範圍是區內所有主要的幼兒園,從中去選拔二十至三十名適齡兒童,這樣既可縮小影響範圍,又可以省去不必要的舟車勞頓,最主要的是可以節省時間。

懷揣著尚方寶劍的薛明和各地的選拔組成員最主要的優勢就是可以得到當地駐軍的全力配合與支持。

還在路上的時候,負責協調的那個小組成員就已經通過軍方與當地市政府的協調好了,很順利的薛明他們就和區裏的教育局取得了聯係,因為此前市裏已經提前打過招呼,當薛明他們說明來意以後,教育局的同誌很快便把轄區裏的所有幼兒園的資料整理了出來,並委派了專職人員全程陪同,薛明他們在探索中邁開了第一步。

清晨,位於沿海的這座小城沐浴在陽光之中,短暫的繁忙過後,街道又歸於平靜。寒風吹動著幾片枯黃的落葉向路一側翻滾而去,街上行人很少,偶爾有車駛過才會打破這裏的寧靜。

路北區是這座城市的一個老居民區,區內分布著大大小小的二十幾家官辦的和企業所屬的幼兒園。在離幼兒園幾百米的地方,薛明他們下了車,徒步來到了今天要去的第一個幼兒園……第四幼兒園。

昨天一天他們跑了四家規模比較大的幼兒園,每到一處,他們並不驚擾孩子們,隻是觀察。

園方已得到教育局的通知,說是部隊上要來挑一些孩子作為部隊專業人才的培養對象。和教育局一樣,園方也以為招收的是文體方麵的學員,這種事情以前也有過,隻是這次和以往不太一樣,負責招生的同誌並沒有安排孩子們唱歌跳舞之類的演示,而是布置了許多動腦與動手的操作活動,主要考察孩子們的反應與協調能力。

七八歲的孩子已經有了相當的判斷能力和自我意識,這個時候既是他們快速成長的階段,也是他們最活躍的階段。俗話說“七、八歲的孩子討人嫌”,所謂的“討人嫌”就是指這個階段他們的旺盛精力和認知這個世界的渴望,這讓做長輩的一天到晚都忙於應付。

薛明和兩個同事站在二樓的園長辦公室裏隔窗向外觀看,為了便於全麵的觀察,在十點鍾的課外活動時間園長特地給這些大班的孩子延長了活動時間,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老師們按照院長的吩咐沒有去帶領孩子們一起活動,而是把平常用的一些皮球、玩具之類的東西放在操場邊上的筐裏,當老師們退到一旁,宣布大家自由活動的時候,許多孩子都愣在那裏,有點不知所措,他們已習慣了聽老師安排做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