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喜訊(1 / 2)

說到最後,餘劍晨的聲音漸漸變小。

“歸隊。”

餘劍晨的回答令薛明基本滿意,這次演練他要的不是結果,不論勝負,他需要這些學員能從中得到啟示,這種近乎實戰的訓練遠勝於他們的說教。

“說的不錯,但還不夠深刻,特種作戰強調的是突然性與隱蔽性,這既是我們的優勢,也是我們的劣勢,一旦喪失突然性與隱蔽性,必將陷入到混戰與被圍的泥潭,在對方的領地,脫身將變得異常困難,這就考驗帶隊指揮官的臨場指揮能力,更能檢驗出事前的計劃是否周密,以及應變預案是否完善,你們每一個名隊員都是我們的寶貴資源,將來到戰場上,更是國家和軍隊的寶貴資源,作為軍人,我們不怕犧牲,但你們記住了,勇於犧牲不是我們的追求,爭取戰爭的勝利才是我們的終極目標,為了勝利會有傷亡,但如何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勝利,是你們從現在起就要時刻牢記並應銘記於心的,在今後的訓練中要逐步做到熟練運用和掌握,當你們走向戰場的那一刻,不是讓你們去以命抵命的,在任何時候,生命遠高於一切,錯過一次戰機還有下次可以彌補,失去生命,那是無法彌補的損失。”

場地裏幾百人鴉雀無聲,這些人目不轉睛地看著台上的薛明,他的每一句話都被他們烙印在腦海裏。

短暫的停頓後,薛明又繼續說道“特種作戰中,快速、靈活的機動是我們的特點,穩、準、狠的打擊敵方的要害部門是我們特長,但這些都離不開一個前提,那就是要確保自身的安全,隻有有效地保全自己,才能完成事先下達的任務指令,及至全身而推、脫離敵占區,才算是圓滿的完成了任務,單從這一點來看,餘劍晨的小隊,這次是不成功的一次突襲,甚至可以說是失敗,當天色大亮,一個十一人的突擊小組出現三個以上的傷亡的時候,意味著你已經失去了戰機與作戰能力,此時,如果不能協助受傷的戰友迅速脫離戰場,後果不堪設想。”

“在戰場上,尤其是敵後戰場,我們絕不能拋下受傷與陣亡的戰友不管,絕不能把他們留給我們的敵人,因為,他們是我們的兄弟、姐妹。”

底下的學員一片寂靜,餘劍晨更是自責地低下了頭,薛明的話就像錐子一樣紮在了他的心頭,不僅是他,沈亦非、梁青、高健、秦漢、何小研等等,他們的心裏都仿佛被押上了一塊石頭,平時的演習、訓練無論多麼殘酷,他們現在也都應付自如,沒有心理壓力,但薛明的話讓他們頭一次意識到,未來,在戰場上,自己的每一次判斷失誤,付出的代價並不是訓練場上的加練懲罰,而是流血與生命的代價,而付出這代價的不單單是自己,還有這些身邊相處多年、親如兄弟、姐妹的戰友。

薛明緩和了一下口氣,他深知,對這些孩子還應當多鼓勵,鼓勵他們多去嚐試、多去麵對、多去實踐,隻有在不斷的探索當中才能逐步地完善自己、充實自己、提高自己,否則,即便訓練的再好,也無法應對戰場上瞬息萬變的敵情與意外。

“當然,單從這次突襲的效果來講,應該是完成了預定目標,雖然付出了不小代價,但搗毀了敵方的指揮係統,同時也摧毀了對方的保障係統,擊斃了對方的兩個重要指揮官和大量的有生力量,作戰目的基本達到,唯一欠缺的就是經驗不足,這就需要大家在未來的高級別對抗當中,不斷完善自己,我希望、也是我們所有教官的希望,那就是竭盡我們所能,幫助大家,讓每一個人都成為有勇有謀、智勇雙全的超級戰士。”

“我這裏有兩份材料,都是關於特種部隊突擊作戰的經典案例,一個是80年美國三角洲特種部隊首次參與的行動,解救美國駐伊朗大使館裏的被俘人質,由於指揮混亂、缺乏協調、準備不足以及惡略天氣等原因,這次行動最後以失敗告終,美國付出了兩架飛機相撞墜毀,八名特戰隊員陣亡的代價,而死去的特戰隊員遺體被伊朗人拖行示眾、百般侮辱,並通過電視畫麵傳遍全世界。這就是我說的無論何時都不能拋下自己的戰友不管的根本原因。”

“另一個是可以堪稱典範的特種作戰戰例,以色列特種部隊千裏突襲烏幹達,成功解救被劫客機裏的一百零二名以色列公民的經典戰例,這次行動共動用了五架c……130運輸機、兩架波音707客機八架f……4戰鬥機,二百八十名特種突擊隊員,還裝備了106毫米無後坐力炮和重機槍的吉普車,還有反坦克導彈、火箭筒、奔馳車等等,此外還有三十三名醫生組成的醫療小組,還有若幹協同、指揮人員。”

此時,下麵的學員們不自覺的發出驚歎,眼裏閃著光芒。薛明看了看大家接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