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巴哥利神像(1 / 3)

巴哥利海礁,位於太平洋中的世界遺忘之角,黎明中的土著人正在舉行每日的儀式。長者們在邊上擊打著圓木唱頌歌,婦女和兒童則三人一組連在一起,圍著營地中間的神像跳巴哥利舞。

他們信仰巴哥利神,並視其為末日的主宰者,所以島上遍布著一種奇怪的六腳巴哥利雕像,有石頭的,有木頭的,甚至營地中間這個還是金屬的。對於一個貧窮而又落後的原始部落來說,任何金屬都是奢侈品,他們的祖先卻在神像上如此的鋪張,實在是一件讓人極為費解的事情。

考古隊員泰德站在不遠處觀察土著人的儀式,此時成年的男子們出現了,是從海下鑽上來的,他們一邊朗誦著禱詞,一邊把手裏捧著的白色海沙塗在神像上,然後伴著奇怪的舞姿用佩刀刮除。別看這個部落科技落後,可他們手中的佩刀卻不乏精品,若從鋼質的硬度來說,很多發達地方的產品也難以匹敵。

在泰德身後,考古隊新人金妮也打著哈欠趕來了,懷裏依然抱著一大堆木棍,不用猜就知道這丫頭又是來借刀的。土著人的刀雖然鋒利,但畢竟也屬於稀缺品,隻有部落內優秀的人才能從長者那裏繼承的到,所以被視為比生命還珍貴的榮耀,輕易是不會外借的。

可是早拜剛剛結束時卻不同,此刻是武士們試刀的時間,他們會用剛剛磨過的刀來砍切石頭或草木,以驗證自己的武器是否變得更鋒利。於是這個機會就被機靈鬼金妮抓到了,她每天都帶來東西讓人家幫她削,這可省了她很多力氣,片刻之間就能完成一整天的工作量。

這可是一種投機的行為,泰德不屑於欣賞,所以轉身穿過礁石叢向後麵走去,在小島的背部有一塊凸起的岩石,考古隊就駐紮在這下麵。泰德穿過正在準備早餐的人群,來到隊友邁克的帳篷,卻發現邁克不在裏麵。

“亨伯!邁克去哪了?”

“一早就下去了!”亨伯在隔壁的帳篷裏回答。

“好吧,那我去看看他!”

泰德鑽進巨大的遮擋棚,爬下板材加固的深坑,向盡頭的礁洞走去。幾個月前他和邁克等人被土著人的佩刀所吸引,所以組隊來到這座島礁考察,一開始他們隻是想弄明白這些傳承下來的工具為何會如此鋒利,誰料進展中卻發現了大量鐫刻在岩石上的神秘圖案。

這些圖案非常抽象,筆畫簡單毫無規律,而且其寓意當地原住人都說不清楚,當然也與他們所擁有的粗糙生活極不相符。難道預示著這裏曾存在過一處被遺忘的文明?於是邁克等人決定駐紮下來深入研究。

這些奇怪圖案幾乎遍布了島上的每一塊礁石,然而位於小島背部的這塊巨石卻除外,它上麵隻有兩條不太明朗的豎痕,從中間直達底部的沙土深處。從巨石的體積和所處的位置推測,這應該不是從別處遷移過來的,於是考古隊決定挖開底部的沙土,看看劃痕的盡頭是否還有其他內容。然而島上的沙土層要比想象中深很多,且沙土結構極易坍塌,二十幾個工人忙活了近幾個月的時間,挖了一個巨大的深坑,這才到達巨石的根部,當然也發現了這個奇特的岩洞。

泰德一邊往裏走,一邊用探照燈檢查岩壁,此處的深度已經處於海平麵以下,所以這個膽小的家夥時常擔心會滲水。可礁石的隔水性似乎非常好,自從洞內淤積的濕沙被清理幹淨之後,岩壁就一直保持著幹燥,並沒有出現任何滲水的跡象。

通道大約有三十多米長,內部是一個像人工開鑿過的寬闊方形空間,此刻的邁克正矗立於巨大的巴哥利雕像前沉思。

這尊高達兩米,長達十多米的石製雕像是洞內的唯一發現,但雕工之精致也足矣讓人歎為觀止了。無論是比例造型,還是那正準備跳起撲躍的姿態,刻畫得都栩栩如生、活靈活現。此外細節上的雕琢也十分到位,無論是腹部的每一環硬甲、還是腿部的每一塊鱗片,甚至還有背上的每一根毛發,都被完整而又細膩的展示了出來,讓你不得不讚歎其近乎變態的寫實技術。

這和洞穴外麵那些粗製濫造品截然不同,這可是超級大師級的鴻篇巨製,雖然土著人鋒利的刀具能劃得動岩石,但如此寫實的風格,怕絕非出自這群原始居民的祖先之手。

考古隊陷入了謎團之中,若從雕工層麵上來推論,這和外麵那些握在土著人手裏的刀具當屬同一級別,是隸屬於某種程度上的文明產物。可如此高的文明,為何會沒有留下與之相匹配的文字形式的符號呢?洞穴內除了這座雕像外絕無它物,連星點雕刻餘下的殘塊,以及任何可用來參考的圖案都沒有!

新加入的毛丫頭金妮曾給出過一個大膽的設想,不過一開始就被眾人否決了。她說這尊雕像有些過於完美,其質感看上去和石膏或鍾乳石相近,和當地的石料截然不同。此外這尊雕像沒有底座,不太符合雕像的特征,那它會不會是一個化石呢?可曆史上還從未出現過如此完整的化石,竟然連毛發都能保存下來,這有些不太符合邏輯。

此外巴哥利雕像的造型也很奇特,不太像是一種真正存在過的生物。第一眼看上去和當地盛產的海灘蜥蜴很像,就在他們剛剛踏上這座島礁的時,還曾經推斷所謂的巴哥利就是以海灘蜥蜴為原型,人為再添加兩隻腳抽象出來的物種。可是自從看到了這隻腿上覆有鱗片,背部也長著濃密的絨毛的雕像之後,感覺這個推斷有些站不住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