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讀者,說他愛讀書愛思考,同學們也認為他有思想有深度,就是沒當幹部沒有獎學金,也沒參加社團,結果求職時因為學校普通,證書少,沒幹部經曆,沒有獎學金,總是缺少麵試機會,簡曆無人問津。他問我,讀了那麼多書不能證明有能力嗎?
我的看法是:
讀書多和有能力之間有關係,但是每個人的情況是不同的。
證書多和有能力之間有關係,但是每個人的情況也是不同的。
讀書多和考證多都說明你們努力過,但是都無法簡單地等同於你們有能力。
不過大家公認的證書是一種標準,比如駕照,能夠衡量你是否掌握某項技能或知識點。但是書實在因為種類太多,沒有辦法做一個讀書的標準。比如讀1000本武俠小說和讀100本哲學經典意義一樣嗎?這很難簡單評價。所以,現實社會更傾向於接受證明某種單項能力的證書,而不是你讀了多少本書。
很多HR不認可讀書多的人,因為很多人讀書多但是不得法,收益並不大。
不帶著問題去讀書,沒有總結的讀書,不結合現實生活的讀書,隻是數量的堆積,不是質量的提升。
當然,讀書讀出思想這個玩意兒,在現實中是一種稀缺的能力,這種能力最大的缺點是往往無用。
我還是鼓勵大家保持讀書的習慣,因為讀書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讓自己明白世界,看清自己,讓自己在無所依靠或者無所事事時,有一種嚴肅的力量可以寄托。
實操訓練
做一次小小拆書家
用精彩摘錄、文字書評、PPT書摘、思維導圖等方式為你喜歡的一本書做一份讀書筆記。
百度關鍵詞“這樣讀書就夠了”找到新浪連載,了解@拆書幫趙周老師分享的拆書方法,學會把知識變成自身能力的讀書方法。
@Dandoliya的故事
@Dandoliya是四川師範大學2012級文學院美學係影視美學方向的學生,真名叫但願,他的業餘愛好是寫影評。
2013年3月22日淩晨2點,他發布了一條長微博,是著名影評人崔衛平老師的著作《迷人的謊言》的書評。這份書評用PPT設計,很用心。這一天晚上該書的作者@北京崔衛平注意並轉發這條長微博,使該長微博的閱讀量突破了12萬。
崔衛平老師為什麼會轉發一個素不相識的大學生的長微博呢?
我們來看一組關於但願自己總結的讀書細節:
1.我把《迷人的謊言》反複認真看了十遍。
2.我摘錄了12000字的書摘。
3.我從這12000字書摘裏又擇優選擇了16條最能體現崔老師(盡管隻是我的個人感受)文字風格和本書氣質的句子。
4.我擅長PPT製作,而在當前微博環境下,圖文結合的微博明顯比單文字的長微博更能讓人願意瀏覽,也更易於傳播。我把《迷人的謊言》按照“書摘+感想”的方式做成了PPT。
5.這是結合我的專業喜好與擅長技術的一個長微博,自然我不會抱著半吊子的心情去製作,而是把這個PPT當作嚴謹的學習和思維拓展的方式去反複修改和製作。
6.微博發布後,我主動@北京崔衛平老師和@鐵葫蘆圖書,期望引起他們的關注。
7.這次PPT書評隻是我長期練習影評寫作和PPT設計中的一個。
從2012年11月開始,但願就製定了一個計劃,每天在博客上寫下一點東西,逢周末與節假日他就要求自己要比平時多寫一倍的量,並命名為“千日談”係列。
但願這麼做,並不是為了讓自己紅,而是希望讓身邊的網友和朋友監督自己養成隨時隨地思考和寫作的習慣。
或許這樣的習慣和他未來的職業、生活毫無關係,也沒有任何實用性,但他還是想繼續做下去。因為他覺得隻有這樣做,才能讓自己的理性思維能力,不斷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