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的改變,往往意味著命運的轉折
明朝萬曆年間,在江蘇吳江的小鎮上有一個草根兒,叫袁學海。
這個人原本應該默默無聞, 就像河邊荒灘上的一株野草, 悄無聲息地生長,悄無聲息地枯萎,沒有人知道他是誰。
可是, 就是這個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 後來卻因改名之後出了名,幹出了一番不平凡的事兒,四百多年過去了,直到今天還有人知道他:“哎喲,原來你說的是袁了凡呀,不就是那個寫《了凡四訓》的人。”
難道人不行,改改名就行嗎?
正是!
孔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僅憑這句話,孔子就當之無愧坐上了成功心理學鼻祖的位置。
不過, 接著問題就來了: 如何知道自己的名字是正還是偏呢? 在這方麵,前人總是很有辦法,很有創意的。總結起來一句話,就是多取幾個名字。為了區分,他們還把這些名字分別叫作名、字和號。(一點也不怕暈)
一般來說, 孩子出生的時候, 爹媽會給他取個名字, 這個叫“ 名”,先試一試,看正不正。如果不正,等孩子長到二十歲行冠禮時,同輩、兄弟、同學和朋友,還會送他一個名字, 這個叫“ 字”。所以,如果說二十歲之前決定你命運的是爹媽,那麼二十歲之後對你命運影響最大的則是同學和朋友—— 那些你整天與之廝混的人。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你有什麼樣的朋友圈,就容易成為什麼樣的人。(交友要慎重啊)
當然, 在這期間, 如果你的點兒很背,“ 名” 和“ 字” 都不正, 嚴重影響了愛情、工作和事業,該怎麼辦呢?你還可以根據誌趣,自己給自己取個名字,這個叫“號”。
如果自己取的名字還是跑偏了怎麼辦呢? 辦法還是有的, 那就是接著取,繼續更名。
千萬不要相信小說、電視中那些打家劫舍的強人。對方高聲問道:“報上你的名號!”
一個甕聲甕氣的聲音響起:“ 老子行不更名, 坐不改姓, 叫××× !”
鬼才相信, 其實這之前不知道他們已經隱姓埋名了多少年, 改過多少回名字。
實際上, 前人的這個創意, 多少有點像今天買彩票, 買一張不中, 就多買幾張,心裏盤算著總有一張能中唄。因為這個太重要了,一旦名字取正,一路順風順水,心想事成。
你聽說過朱重八嗎? 沒聽說過吧, 但你一定聽說過朱元璋。叫“ 朱重八” 這個名字, 就是一個職業要飯的, 改名為“ 朱元璋” , 就當上了皇帝。
你聽說過“管謨業”嗎?沒聽說過吧,但你一定聽說過“莫言”。“管謨業”默默無聞,“莫言”聞名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