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斷,就是了斷妄念,果斷放棄那些應該放棄的,比如自己是一粒蘋果種子,就要放棄結出橘子的妄念。
了斷,就是堅定理想,勇敢堅持那些應該堅持的,比如自己是一粒蘋果種子,就要努力生長,讓紅彤彤的果實掛滿枝頭。
所以,“了斷”自己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拓展和超越自己的過程。
了斷凡人,實際上就是拓展凡人。
拓展凡人,實際上就是超越凡人。
袁學海越想越激動,超越凡人這是一件多麼了不起的事情啊!
當“了不起”這三個字閃過腦海的一刹那,他的心豁然開朗,一下子領悟到“了凡”這個名字最深層的寓意——做一個了不起的凡人!
一粒沙很平凡,卻能見一個世界。
一滴水很平凡,卻蘊含著生命的全部秘密。
象棋中最不起眼的是“兵”和“卒”,但如果這些“兵”“卒”不斷拓展自己,過了河,那可是任何“車”“馬”“炮”都難以對付的。
……
“袁——了——凡!”袁學海興奮地把這個名字輕輕念出聲來,一遍又一遍。
越念,他越覺得這個名字親切,也越發品味出了其中蘊含的東西。
越念,他越覺得這個名字往內心鑽得越深,似乎整個人與這個名字完全融為一體。
越念,他越感受到這個名字中隱藏著一股巨大的力量,推動著自己朝一個目標堅定地前行。
念著,念著,他突然明白原來雲穀禪師用這個名字在不知不覺中,已經調整了自己人生的頂層設計,即最終目標。
如果說袁學海的頂層設計是走別人的路,考秀才考舉人考進士,讀書當官,那麼,袁了凡的頂層設計則變了,變成了走自己的路,做一個了不起的凡人。
這不是簡簡單單的目標調整,而是內心的覺醒,是對人生的大徹大悟!
隨著頂層設計的變化,人生方向也勢必隨之調整。如果說袁學海的方向是向外尋覓,那麼,袁了凡的方向則是向內深入。隨著方向的調整,他們的人生感悟和人生道路也就發生了根本的改變。
袁學海在人生的道路上,邊走邊發脾氣,不是怨聲載道,就是心如死灰,整個一動如癲癇,靜如癱瘓,“死不驚人語不休”。
袁了凡在人生的道路上,雖然也會去讀書考試做官,卻不會抱怨,不會把自己命運的責任推給別人,而是會不斷通過自己的經曆來拓展自己,超越自己。所以,即使他們有時會做同樣的事情,但是人生卻迥然不同,命運也將發生徹底的改變。
如果說“朱元璋”這個名字,是要把誅滅元朝當成一生的目標,那麼“袁了凡”這個名字,就是要為超凡脫俗而奮鬥終身。在這個過程中,袁了凡也許能夠中舉,也許不能夠中舉,但是這些都不是他的最終目標,他的最終目標隻有一個——了凡——做一個了不起的凡人!
好名字是一盞燈,能照亮人生的路。
不好的名字是一片葉,會遮擋你的眼睛。
歲月如梭,幾十年過去了,幾百年過去了,當年那些狀元、榜眼和探花早就隨著風吹雨打去,而“袁了凡”這個名字、這個人卻依然熠熠生輝,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善良的人們在改變命運的道路上,赴湯蹈火,在所不惜。
所以,“袁了凡”這個名字看似平淡無奇,實則蘊含萬丈光芒,一路走來,那些有趣的人物,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深深震撼人心,令人蕩氣回腸。
……
當然,“袁了凡”要想超越凡夫俗子的命運,第一步,就是要與“袁學海”分離,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永遠消失,即讓他死。
就這樣,袁學海被這個想改過自新的人親手掐死了,這個人沒有猶豫,沒有心軟,也沒有憤怒,因為他清楚地看到,袁學海阻擋了自己的路,不掐死袁學海,他就沒有光明的前途;不掐死袁學海,他就無法超越自己;不掐死袁學海,他自己就得死,在五十三歲時死,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
袁學海被掐死了,你也可以說這不是他殺,是自殺,因為他是主動殺死自己的,是自覺自願的行為,他已經年滿十八歲了,是有行為能力的人。
不管怎麼說,這個人的死,都與雲穀禪師脫不了幹係,至少也是一個教唆犯。
袁學海死了,袁了凡活了。
那麼,袁了凡,他到底能不能“了凡”呢?
這是我們這些凡人最關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