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舉水河邊的小鎮(1 / 3)

很多年後,我才知道,原來這裏並沒有杜鵑,杜鵑不過是一個女人的名字。夕陽西下,太陽隻在西邊的山上留下一個小半弦,卻久久不忍離去,似乎在和陪伴了自己一整天的大地依依惜別。紅彤彤的小半弦把它周圍的一切印得輪廓分明,遠山的樹木顯出青黑的光影,就像被鑲嵌在小半弦裏,那麼自然,沒有絲毫雕琢的痕跡。這樣,黛青色的群山就貪婪地借助太陽最後的光芒來彰顯自己的渾厚和偉岸,把近處的建築群比得毫無顏麵。小半弦的上麵,漂浮著一片雲彩,參差斑駁,頗像鯉魚斑,太陽毫不慳吝地把自己的紅色編織成一件龐大的披風披在雲彩白皙的外表上,雲彩愈發顯得飄逸威風,那紅彤彤的雲霞,在這個萬紫千紅的春天,不禁讓人想到了那漫山遍野的杜鵑花,火紅火紅的,給人烈焰熊熊的感覺。雲霞也許是為了向大地炫耀一下,和著大地的灰色,整個空間都被它染成了淡黃色,黃昏的光影已經定型,天上人間進行著一場色彩的交易,玄妙的景象給人夢幻般的感覺,讓人也想和黃昏一樣來一個睡眼惺忪的小憩。而此時,在大別山麓的舉水河下遊一個古樸的小鎮裏,一所高中下課鈴剛剛敲完,清脆的鈴聲在學校各個角落漂移回蕩,似乎很是留戀紛紛走出教室的學生,而學生呢,上了一下午的課,早就餓了,一個個疾步向食堂奔去,哪管那鈴聲幾日不絕。相比於校門外嘈雜的公路,整個校園享有一種很不一般的安詳,不過,由於在用餐高峰期,學校每條小道上都是人頭攢動,原來,吃飯的場麵也能如此壯觀,同學們三個一群,五個一夥兒說說笑笑,談時事,軍事,娛樂界的事,一個個滔滔不絕,神采飛揚,各有所樂,青春的活力在這裏得到了最好的詮釋。周海像往常一樣草草吃過晚飯後用手抹了一下沾著油跡的嘴巴,夾著幾本書匆匆去教室上自習了,急促的腳步帶走一個單薄的身影。他習慣性地抬頭看了看路旁帶著黃昏氣息的楊樹林,鍍上一層鉑金的綠葉在四月的微風裏曼妙地搖曳著,煞是動人。“一年之計在於春啊,我得抓緊時間打理好我的學業。”周海這樣想著,不禁加快了腳步。教室裏很安靜,偌大的空間,盡管有十幾個人守候著,卻顯得有點蒼涼,周海撿了個靠窗的位子坐下了,把書攤在桌子上,然後抽出一本埋頭讀了起來,才讀了幾頁,突然聽到一個聲音在叫自己,抬頭一看,原來是同班同學張茵,兩人攀談起來。“你也來這裏自習?”周海應聲道。“是啊,告訴你一個好消息,這個周末,班主任要帶我們去春遊呢!”張茵一臉的喜悅。“真的?去哪裏?”周海平靜地問道。“觀音山!去過嗎?在市中心的另一邊,坐車要四十分鍾,我去年去過一回,挺好玩的!”周茵依然滿臉的歡喜,等待著周海的回應。“哦,觀音山啊,聽說過。”“周末一起去吧,保證讓你飽眼福,那裏的杜鵑花開得很燦爛,現在正是觀賞的時候,花期過了就空餘遺憾了,還有,那裏也是佛教重地,有個觀音祠堂,很莊嚴肅穆的,聽人們說在那裏許願很靈驗的,去年我還拍了很多相片呢,以後有時間拿給你看看!”張茵一邊說一邊比劃著。“哦,好的,我考慮考慮吧,謝謝啊。”周海應付道。“嗯,我去後麵自習了,再見。”“再見。”張茵走後,周海依然埋頭啃著那本書,到九點多的時候,書也差不多被吃掉了一大半,周海伸了個懶腰,夾著書回寢室了。走在路上,周海思忖著,去春遊倒是件好事,不過,如此好看的觀音山,門票應該不菲吧,再說,利用周末的時間,我還可以去圖書館看看書,那多充實啊。回到寢室的時候,還沒進門,就聽到裏麵的哥們兒正在討論春遊的事,很是熱鬧。寢室兄弟見周海回來了,就過來和他搭話。“哥們兒,周末春遊,知道不?準備帶點什麼好吃的點心?我們都已經商量好了,就看你了。”“哦,知道,隻是······”周海吞吐著。“唉,沒什麼,大家也就是互相比比口味。”“不是,不是······”周海解釋著,“你們知道,去觀音山的門票要多少嗎?”周海終於鼓起勇氣問了出來。“這個啊,二十,我還以為你踟躕什麼呢,原來是為這個啊!”“哦,二十啊······”周海掂量著,這可是自己幾天的生活費啊。“哥們兒,我可告訴你啊,聽班上人說,這很可能是我們在高中最後一次出外旅遊了,機會難得,很有紀念意義的,可得去啊!”寢室一兄弟拍著周海的肩膀說道。周海依然哦了一聲,洗洗就睡了。躺在床上,周海輾轉反側,怎麼也睡不著,還在想著春遊的事。去吧,得花錢,而且一天的時間也就沒了,耽誤了看書;不去吧,像寢室兄弟說的一樣,錯過了這麼重要的活動實在有點可惜。想了大半夜,周海決定還是去的好,一來和大夥兒交流交流,給高中生活留下一點美好的記憶,二來也趁這大好**放鬆一下,給心靈一個自然的回歸,當然,最重要的還是第三點,晚上自習的時候不是聽張茵說那裏有個祠堂嗎,他想去那裏為親人許個願,捎去他在遠方的祝福。想到這,周海不禁向窗外看了看,上弦月吝嗇地漏下幾縷青澀的光線,投影在深沉的夜裏,萬籟俱靜,周遭一片漆黑,周海翻了個身,漸漸入睡了。周末很快到了,那天大家起得特別早,七點,在校門口集合。周海和寢室幾位兄弟來到校門口,已經有一些同學在那裏等候了。不一會兒,班主任和班長也過來了,班主任講了一些安全問題後,吩咐大家等待旅遊公司發過來的專車,周海和其他同學攀談了幾句,就看到車來了,大夥兒紛紛上車。天公作美,周末的天氣特別好,金燦燦的太陽慷慨地把對大地火熱的激情化作千萬隱形的光帶,在天空纏繞著,隨著四月的風一起飄揚,飄揚。車窗外,蔥鬱的楊樹像挺拔的衛士一樣在馬路邊駐守著街道,具體說來,守候的是整個小鎮,因為這個小鎮到處都是楊樹,儼然是小鎮的象征,小鎮應該叫楊樹鎮吧,就像家鄉的杜鵑花很多一樣,許多人主張稱作杜鵑村比較好,周海隨意地想著,想到這兒,周海又陷入了對家人的思念裏。父親可好,胃病好些了嗎?又是清明雨上,綿綿不斷的細雨這麼多天一直這樣下著,父親往常在這個雨季裏風濕病特別容易發作,今年會不會好些呢?周海所在的高中位於縣城的一側,和家鄉所在的小鎮差不多等距,隻不過這個小鎮在流經村子那條大河的下遊,屬於平原地區,地勢開闊,鎮區麵積顯然比家鄉的小鎮大了許多,也富庶繁榮了許多,隻是這樣一來,周海上學要走的路比鎮裏一般同學差不多翻倍了,因為別人一般都選擇在縣城裏的試驗高中讀書,而且那裏的生活條件顯然比鎮上的高中好多了,那年中考成績公布後,周海的班主任幫他參考了一下,說兩所高中分數線不相上下,以周海的分數,兩者可選其一,但是有一點不同,那就是縣城那邊鎮上的高中比較破舊,條件差,但是人家的老師和學生都很能吃苦,學校學習氛圍濃厚,升學率高,每年高考都有不少同學考入了理想的學府,周海來自農村,骨子裏有的是硬度,身體裏有的是農民的血性,因此,周海沒有征求父親的意見,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鎮上的高中,這一來就是兩年了,剛入學的時候還不怎麼習慣,但後來就慢慢適應了,由於離家比較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