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2章(1 / 2)

殿內半晌沒有聲息。

又過了片刻,太後的聲音終於響起:“德妃,你這樣單衣素服,釵環盡去的來求見皇上和哀家,到底所為何事?”

“……回皇上,回太後娘娘,臣妾有罪,特為請罪而來,所以不敢錦衣華服,還請皇上與太後娘娘恕臣妾失儀之罪。”德妃的聲音斷斷續續,還偶爾夾雜著幾聲哽咽,聽在不知情的人耳朵,還以為她受了多大的委屈一般。黛玉禁不住冷笑起來。

又聽得太後道:“哦,你說你有罪,你何罪之有啊?且說來皇上與哀家聽聽,看你到底是不是有罪。”太後的聲音聽不出喜樂,但卻讓黛玉聽得心沒來由的一凜。

德妃抽泣了幾聲,開始說起來:“回皇上,回太後娘娘,因著前日皇上授意臣妾傳鎮南侯林大人之千金進宮來例行相看,欲為四阿哥指婚,所以臣妾昨日便打發了臣妾宮中之人去鎮南侯府傳旨,傳了林小姐今日進宮來領晚宴。到了下午,林小姐到了,臣妾便在偏殿接見了她,與她說了半日話兒,又傳了膳。飯後,臣妾正與林小姐說話,又有十四阿哥過來給臣妾請安。”

“臣妾等人正說著,就有一個宮女驚慌失措的跑了進來,說是四阿哥吃醉了酒,進了臣妾接進宮來陪伴臣妾的娘家侄女兒紅錦的房間,並鎖上了門,屋裏還傳來了紅錦的尖叫。臣妾幾乎不曾唬死過去,忙趕到了紅錦的房間,卻發現,紅錦竟已倒在了血泊之中,床榻上四阿哥亦是渾身的血!臣妾登時嚇得雙腿發軟,六神無主,不知道該怎麼辦,還是跟臣妾一塊兒過去的林小姐急中生智,使人去請了李公公來,方將四阿哥帶走了。”

“待四阿哥被帶走後,臣妾又擔心又害怕,忙命人傳齊了服侍紅錦的所有人,嚴詞逼供,方從紅錦帶進宮來服侍的貼身丫鬟那裏,得知了事情的始末。敢問皇上可還記得先前臣妾曾提過,要將紅錦指與四阿哥作跟前兒人之事?因四阿哥說要‘先以學業為重’,臣妾見他上進,也就沒有再提此事。不想消息卻不知怎麼傳到了紅錦的耳朵裏,那個傻丫頭自那以後便存了一份心,以為自己早早晚晚都會是四阿哥的人了。”

“臣妾如何能想來她那些傻念頭?因此也就沒有過多的關注她。卻不想,她前兒個又不知從那裏得知了四阿哥要娶福晉之事,她心裏一下子慌了,生恐新福晉進門後,自己再沒了進四阿哥府的機會,一時糊塗之下,竟與貼身丫鬟合謀,打算與四阿哥‘生米做成熟飯’,先於新福晉一步進四阿哥府……”

“說來都是臣妾的錯,若是臣妾能早些發現她的這些傻念頭,早些送她出宮去,也就不會釀成今日四阿哥受了重傷,生死未卜,她卻也賠上了性命的慘劇了,還請皇上與太後娘娘懲罰臣妾罷,不然臣妾這心裏,實在是難受啊,嗚嗚嗚……”

德妃抽抽噎噎的說著,屏風後麵的黛玉卻是幾乎不曾氣得半死,真是好一招“以退為進”,不待康熙先去找她興師問罪,她便主動來認罪,還將主要的過錯都推到了一個死了的人身上,橫豎死人是沒法為自己辯白的,她自己卻隻犯了“一時失察,管教不嚴”的小錯,這個女人,果真是心計過人,難怪能與宜妃分庭抗爭這麼多年!

隻是,她這些話也就夠騙騙三歲小孩兒而已,什麼‘不想消息卻不知怎麼傳到了紅錦耳朵裏’、‘她前兒個又不知從那裏得知了四阿哥要娶福晉之事’,她若是連自己宮裏下人的嘴都管不好,也就不可能在荊棘密布的後宮熬到這一天了!

黛玉正氣得大口喘氣,又聽得外麵一個陌生的聲音哭道:“啟稟皇上,啟稟太後娘娘,我們家小姐也是一時糊塗,才會作下如此糊塗之事的,如今她已自食其果了,還求皇上太後娘娘瞧在‘死者已矣’的份上,就饒過她,饒過娘娘,饒過奴婢這一次罷……”當是那個什麼紅錦的所謂貼身丫鬟。

哼,不是事先套好了招的,就憑區區一個丫鬟,也能說得出這般有條有理且還咬文嚼字的話來?黛玉聽到這裏,再也忍耐不住,微提起裙擺便欲繞到屏風前麵去。

冷不防一支手卻從背後拉住了她,她忙回頭一看,卻是阿蠻姑姑,還對她比了一個噤聲的手勢。

黛玉一心欲當麵揭穿德妃的真麵目,仍掙紮著要出去,阿蠻姑姑的眼神卻攸地變得前所未有的嚴厲起來,手上的勁也大得黛玉無論如何掙脫不開,沒奈何,她隻得挫敗的向她點了點頭,示意她不會再出去。然阿蠻姑姑卻是信她不過,硬是一路拉著她回到了先前那個房間,方鬆開了她,嚴厲的道:“皇上與太後娘娘自有主張,姑娘還是不要摻和進去的好!”